高考政治考點解讀:經濟常識【全一冊】
考點3
1.家庭消費的含義。消費,是指人們為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對物質資料的使用和消耗,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通常所說的消費是指生活消費,即家庭消費或居民消費。家庭消費的對象是消費資料和服務,消費的結果是生產出勞動力。
2.家庭消費分類。(1)按消費內容分:①物質生活消費:吃、穿、住、用、行。②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娛樂身心,發展提高自身。③勞務消費:花錢購買的各種服務。(2)按消費目的:①生存資料消費:包括必要的物質生活消費和有關的勞務消費。②發展資料消費;③享受性消費。
3.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表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費的發展 ,既可以表現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表現為消費結構的升級。從消費水平上,表現為人均消費總支出和人均消費品數量的增加;從消費結構上,表現為生存資料消費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漸下降,享受和發展方面的消費逐漸增加,家庭消費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的層次遞進發展。
4.影響家庭消費的因素。從根本上說,家庭消費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這是生產決定消費的一種具體表現。從這一點看,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根本措施在于發展經濟。具體影響因素有家庭收人水平、物價水平和家庭人口數量等。
考點4
1.生產和消費的關系。生產和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環節,是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的。一方面,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和消費方式,并為消費創造動力;另一方面,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2.辯證地認識家庭消費行為。一方面,消費有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之分,家庭消費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國家應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另一方面,家庭消費絕非與社會無關。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社會需求的創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這要求國家和社會要對人們的生活消費進行科學的指導,消費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3.正確消費觀念的內容。①家庭消費必須與國情及家庭收人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②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③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提高消費的科學性。④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這是我黨和國家的優良傳統,是符合我國初級階段國情的。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僅指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更是指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精神。
4.適度消費與當前擴大內需、鼓勵消費并不矛盾。①所謂適度提費或合理消費,包括不抑制消費和不超啕前消費兩層意思,就是使消費與國情及家庭收人相適應,量入為出,既不滯后,又不超前;既不人為抑制,又不盲目攀比,而是根據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來合理進行消費。②判斷一種消費行為是否超前,應該看是否超出消費者的收人能為這個動態因素。有的人現在的收入雖然不太寓,但預期收人高,在消費上的回旋余地大,只要具備這些前提條件,能夠還清貸款或分期付款,即使借錢消費,也是適度消費,而不是超前消費。
考點5
1.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并不是銷售者的恩賜。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僅對消費者本身有利,而且對生產經營者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有利。具體地說:①在商品服務市場上,消費者占主導地位,這要求生產經營者必須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安排各種商品和服務的供應,自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獲得盡可能多的收入和利潤。②消費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有利于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使商品服務市場的運行更加規范、有序。消費者的權利行使得越充分,人力物力財力就越能合理配置,市場運行就越規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