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解讀:經濟常識【全一冊】
4.政策: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
考點12
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具體說來,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其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較低,不平衡,多層次,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一切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加以利用。)
考點13
1.按勞分配。①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②基本內容: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范圍內,勞動者向社會提供勞動,社會以勞動為尺度,向勞動者分配個人消費品,實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按勞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①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這是同個體經濟相適應的分配曠式。②按生產要素分配。包括按勞動要素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術、信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等。③福利性分配和社會保障收入。
3.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這一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①這是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②這是由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③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4.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的必要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總之,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5)效率優先是價值規律決定的;是我國現階段生產力水平決定的;是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也是現階段的分配制度本身決定的;兼顧公平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決定的;是宏觀調控的目標決定的。
考點14
私有財產保護,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促進財富的積累和對財富的合理利用,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有利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推進依法治國。
考點15
1.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市場經濟是與計劃經濟相對應的。
2.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①市場經濟具有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等一般特征。②市場經濟的四個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平等性是由價值規律的作用決定的,等價交換這個根本原則決定了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是平等的關系;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競爭有一定負面效應;健全的法制是協調和處理矛盾、體現公正平等的依據和準則,是維護公平競爭的保證;開放性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的要求,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內在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