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解讀:經濟常識【全一冊】
2.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局面并未改變: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低,并且浪費嚴重。我國農業生產的技術裝備水平與勞動生產率水平均比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害能力差,農產品供給尤其是糧食供給始終處于基本平衡但偏緊的狀態。農產品科技含量低,質量差;農民的負擔較重,增收緩慢;農民得到的社會服務體系較差;
考點3
1.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2.解決農民收入問題是核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關鍵;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是金鈅匙;切料減輕農民負擔是當務之急
3.取消農業稅:是國家運用財政和稅收的手段發揮宏觀調控的扛桿作用;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公有制的優越性、建設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
考點4
1.調整國企業結構: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質量;產業結構:企業到農村去,發展農村的三大產業及鄉鎮企業;國企結構: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繼續貫徹“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抓大放小”的方針;勞動力結構:提高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水平;調整區域結構,實現中部東部西部共同富裕。
2.新型工業化道路: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我國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現代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展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3.提高經濟效益:第一,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技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第二,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做到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推行股份制改革。即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改組國有企業。繼續貫徹“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抓大放小”的方針。建立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實行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
考點5
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它的無形資產,是開發企業的金鑰匙。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產品和服務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考點6
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發揮行政指揮作用。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經營者的專業知識、才干和能力。思想道德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包括文化水平、組織領導能力、決策能力、法律意識和創新精神。
考點7
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準則的前提下,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技術進步為目的,用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正當競爭主要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創立名牌,提高信譽來取得競爭的勝利。
考點8
1.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過勞動者實現權利和履行義務兩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才得到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