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二輪熱點復習教案7
2.宏觀調控轉向防過冷防通縮,就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實際等于擴張性政策,積極財政政策的直接表現形式是通過發行國債,擴大赤字來加大政府投入。我國將擴大赤字發行國債。財政收支的三種情況:收大于支;收等于支 , 或收大于支略有節余; 收小于支。第一種情況意味著財政沒充分利用,第二種狀況叫做收支平衡 , 第二種狀況就是財政赤字 , 財政赤字主要靠借債來彌補,但發行貨幣也是一種消除赤字的辦法。不能籠統地看財政赤字是有利還是有害。一般說來,財政赤字過大會引發通貨膨脹 , 但近年來我國運用適度的財政赤字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平衡總供給和總需求等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XX年以來,保持多年的高增長低通脹局面發生改變,先是物價突然大漲,cpi價格指數高企,物價漸成為宏調重點。然而,XX年一季度之后,物價漲勢趨于緩和并連續下降,8月份cpi已降至5%以下,但受原料價格上漲影響,ppi指數超過10%,因此仍在干擾管理層視線。與此同時,gdp增長出現快速回落,經濟可能走向過冷成為人們新的擔心。再加上國際金融局勢急劇惡化,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經或正在步入衰退期,外需大幅降低。顯然,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已經轉向以維持國內經濟穩定,促使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平穩快速,不出現大幅回落為最主要目標。積極財政政策的直接表現形式是通過發行國債,擴大赤字來加大政府投入。積極財政政策實際等于擴張性政策,我國將擴大赤字發行國債,這會對明后兩年預算帶來影響,但這個規模完全在掌控范圍內。
3.財政的支出和作用:財政支出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反映了政府的政策。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手段,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效地優化資源配置;國家通過財政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國家通過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教文衛等事業的發展;財政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此次積極財政政策主要著力五方面。 一是加大投資力度,優化投資結構。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資,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教育、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災區恢復重建。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加快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支持地震災區盡快恢復重建城鄉居民住房,加快電力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搞好生態恢復和環境整治等。二是推進稅制改革,實行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金在銷項稅額中抵扣,相應調整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及其征收率,促進企業投資和擴大內需。繼續執行好今年下半年先后出臺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暫免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及單邊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稅費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研究取消和停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完善并落實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在今年下半年兩次調高出口退稅率的基礎上,自XX年12月1日起,進一步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取消了部分鋼材、化工品和糧食的出口關稅,降低部分化肥出口關稅并調整征稅方式,對個別產品開征或提高出口關稅,大力支持出口增長。三是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財政補助規模,促進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農民和城鄉低收入群體收入。較大幅度增加對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貼標準,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支持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工作。提高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實施促進就業的財稅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并落實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促進企業全面落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制度。加強對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監管。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地區間收入分配差距。四是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進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是加大對 “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民生領域的投入。繼續加大“三農”投入力度。鞏固和強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保障教育優先發展。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政策,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完善和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推動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大力推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大力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繼續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妥善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障問題。加大城鄉醫療救助支持力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支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動建立完善制度統一、標準有別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進和規范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研究完善并適時出臺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支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認真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的各項工作。繼續推進東北、中部地區及部分中央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認真落實水庫移民政策,加大后期扶持力度,重點解決庫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薄弱問題。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大城鄉棚戶區、沉陷區、危房、廉租房等建設改造力度。支持加大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切實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對公務購車用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出國(境)經費等實行零增長。配合有關部門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嚴禁超面積、超標準建設和裝修。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保障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加大對基礎性和公益性科研的穩定支持力度。實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優惠政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科研投入。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力度,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推進燃油收費制度改革,完善資源稅制度,促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合理利用。建立健全煤炭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可再生能源。落實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健全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大力支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國家對“三農”支出增加,投資額重點向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傾斜,體現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手段,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這次公布的十項措施中,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進一步擴大內需的重點之一。未來我國將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有較大幅度提高。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直接拉動經濟增長,為經濟增強后勁。用于公共消費基金也能給經濟帶來動力,共同體現財政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國家用于社會事業支出,體現財政促進科教文衛等事業發展的作用;在這次公布的宏觀經濟政策重大調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當突出的位置,體現財政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