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析、評價、看法”類型題解題技巧
3、如果題干從不全面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③、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有什么作用④解決此問題還有那些途徑,或者需要什么條件?
例3、總理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從今年起,逐步降低農業(yè)稅稅率,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內取消農業(yè)稅!苯Y合材料談談你對取消農業(yè)稅的看法。
[參考答案] ①總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農業(yè)稅稅率,五年內取消農業(yè)稅的承諾,是加強農業(yè),保護農業(yè),努力增加農民收的有力措施,②取消農業(yè)稅有利于降低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充分體現了解決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③除了取消農業(yè)稅外,還應該降低、甚至取消農民負擔的各種費用。此外,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不僅僅只是稅費改革問題,還必須采取其他各種有力的措施。
(注:如考生提出幫助農民提高收入的其他措施如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對農業(yè)和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業(yè)科技進步,幫助農民工進城等,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
4、如果是分析或認識材料中的現象、行為、措施。而且有多個現象、行為或措施。則答題步驟為①分別找出材料中的每一項現象、行為、措施。②分別闡明每項正確的現象、行為、措施符合了什么原理、每項錯誤的現象、行為、措施違背了什么原理,應該怎么做。
答題模式為:題中的現象、行為、措施符合或違背了什么原理,要求。
例4、某市一些企業(yè)超標排放工業(yè)污水,居民亂扔亂倒生活垃圾,煤礦煙塵和汽車尾氣造成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積擴大,水污染嚴重,群眾呼聲強烈。該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護環(huán)境;制定行政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指示法院對造成重大污染的企業(yè)法人代表繩之以法;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增強市民環(huán)保意識。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政治常識有關知識,評價該市政府的行為。
參考答案:
⑴該市政府采取控制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是在行使社會公共服務職能,表明政府在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也體現了廣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體現了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⑵該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體現了依法治國原則。
⑶該市政府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增強市民環(huán)保意識,是在履行文化職能,即國家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⑷該市政府指示法院對造成重大污染的企業(yè)法人代表繩之以法,違背了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政府應該嚴格依法行政。
(二)、哲學常識角度
哲學常識題雖不同于經濟常識題,哲學類題答題一般是原理、方法論、材料分析三步法,哲學中的“談認識”題大致相同,即:①材料體現“是什么”哲學道理?②哲學原理及方法論是什么?③“怎么樣”進行材料分析?
例3、XX年8月13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繼續(xù)保持國民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必須把握好“分類指導”這一原則。更好地堅持區(qū)別對待,有保有壓,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政施策,該抑制的堅決抑制,該支持的切實支持好。在保持宏觀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同時,更加重視緩解微觀經濟運行中的矛盾。
問:試用有關哲理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