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一課 文化與社會
12、材料一:近年來,江蘇省的一些城市開展城市精神的討論與提煉,如南京市將“厚德載物、同進文明”等四種提法納入城市精神的表決;常州市將市民精神提煉為“勤學習、重誠信、敢拼搏、勇創業”……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時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內涵。
材料二:某市委書記在參加討論時指出“城市的發展最終還是以文化論輸贏”,并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文化競爭力”,要把文化建設作為做大做強城市的強大推動力。只有繁榮的經濟而沒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質的豐富而沒有文化的全面發展,就稱不上“全面小康”。
(1)材料一、二分別體現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答案】首先,文化生活無處不在;其次,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點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說明這一點。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材料二強調文化建設的作用說明這一點。
(2)結合材料二,聯系所學的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各級黨委和政府為什么要高度重視“文化競爭力”。
【答案】首先,文化生活無處不在;其次,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環境,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點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說明這一點。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材料二強調文化建設的作用說明這一點。 (2)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全面的小康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發展三者的統一,城市建設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強城市凝聚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