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文化與社會復習學案
②國家要積極發展教育、科技、文化事業
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④國家需要對國民經濟進行濟調節、市場監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XX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對推進我們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加速全面推動我們的文化復興,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僅需要用經濟的復興來建設物質文明,用政治的進步來建設政治文明,同時也需要用文化的發展來建設精神文明。因為,經濟和社會的復興需要文化的復興作為支持、動力和保證,如果沒有文化的復興,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據此回答8~9題。
8. 上述論斷集中闡述了( )
a. 經濟復興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b. 政治文明是民族復興的保證
c. 文化復興是民族復興的靈魂
d. 民族復興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體,不可偏廢
9.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主要強調了( )
a. 經濟復興是民族復興的基礎
b. 政治文明是民族復興的保證
c. 文化復興是民族復興的靈魂
d. 民族復興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體
10. (原創)XX年中國社會調查所進行的“公眾過圣誕節狀況”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深圳等14個城市,電話訪問了2 000名公眾,近9成受訪青年表示XX年會過圣誕節。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我們必須( )
a. 抵制外來文化,傳承民族文化
b. 弘揚先進,抵制腐朽
c. 加強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融合
d. 明確發展方向,提高文化競爭力
11. (•溫州模擬)XX年12月7日,在剛剛落幕的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山西13家文化企業找到合作伙伴,簽訂合作項目,簽約總額達15億元。這表明( )
a. 文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
b. 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c. 文化生產力在現在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d. 文化的實質是一種精神力量
12. (•中山模擬)“企業是樹,文化是根。”文化的發展根植于企業的發展,同時又反作用于企業的發展;沒有優秀的文化,企業的發展就很難登上更高的臺階。這表明( )
a. 文化對企業經濟發展具有決定作用
b.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c. 優秀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d.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13. (•合肥模擬)皖南菜肴講究火功,以善于烹制山珍海味而聞名,芡大油重,樸素實惠,保持原汁原味。近年來安徽省通過弘揚“飲食文化”、“小吃文化”,拉動經濟增長達4.27%。這說明( )
a. 文化生產力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突出
b. 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c. 不同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同
d. 經濟與文化已經毫無區別
14. (•中山模擬)XX年1月20日,在訪美期間,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美國播放,引起美國熱烈反響。這表明( )
a.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b. 文化發展決定社會發展
c. 文化實質是一種精神力量
d. 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
15. 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廣東人民創作了《賽龍奪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嶺南特色的經典音樂,享譽中外。這說明( )
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