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答題套路
4.第一,正視矛盾的客觀存在,勇于解決矛盾。永通人痛定思痛,找出自己的不足,解決了矛盾.第二,創造條件,促成矛盾的轉化.永通人探索破解“綠色壁壘”之法,重新打入國際市場。第三,看問題抓主流!熬G色壁壘”有不利我國產品出口的一面,但綠色環保是一種潮流,“綠色壁壘”可以促進企業走綠色環保之路,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最終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第四,辦事情要抓關鍵。我國產品遭封殺,有貿易保護等因素起作用,但產品達不到綠色環保要求是關鍵。因此必須使產品過環保關。第五,要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堅定信心,實現發展。永通人把握綠色產品的潮流,刻苦努力,終于重新打入國際市場。(答對三點即可得l0分)
5.⑴表一說明“十五”期間該縣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但城鄉差距較大;后由于國家一系列支農、幫農政策的實施,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有較大提高。(4分)從表二可見,該縣農業基礎薄弱、農民生活水平低、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相對落后。(4分)具體表現為:農業科技貢獻率低、農業產業化不足;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農村社會保障基礎差;村委會建設有待提高。(4分)
⑵該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做到:第一,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發展農村經濟,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第二,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幫扶力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探索農村社會保障建設和醫療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第三,堅持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業發展道路。堅持科教興農,普及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第四,加強民主管理,加強村民自治建設,推動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每點4分,共16分。)
五、意義類題型
[題型特點]
高考政治“意義”類試題,一般設問形式是分析某一事件的“經濟政治意義”,或“對經濟發展、政治進步有什么影響”,這是每年高考文綜卷必考的題型。根據設問的角度來劃分,一般是具體的設問,即分為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經濟與政治意義;還有用哲學原理分析說明某一事件的價值觀意義。
如:XX年第36題第(2)問:試分析加wto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15分
XX年第41題第(5)問:根據所學的政治常識,說明民族獨立對這些國家的意義。8分
XX年第40題第(5)問: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橫貫我國東西的大動脈,又是聯結亞歐大陸的新紐帶。它加強了我國東西部的聯系,也加強了我國同中亞及歐洲一些國家的友好往來。據此請分析亞歐大陸橋的經濟、政治意義。14分
XX年第41題第(3)問:1990年到XX年,我國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個百分點,達到了37.7%;大量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城鎮總人口從1.787億增加到4.806億。據測算,我國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既新增1400億元,最終帶來3360億元的gdp。今后我國將繼續實施城市化戰略,預計到2020年,城市化率將達到56%。結合以上材料,運用所學的經濟常識說明城市化對我國經濟的重大意義。9分
XX年第38題第(1)問:運用所學經濟常識分析海洋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11分
[解題技巧]
☆經濟意義題的答題思路:
關鍵是一定要遵循從小到大的原則,進行地毯式搜索——逐一對號入座,否則便會缺漏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