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答題套路
(七)常見題型的解題要領――從思維方式上看:
按照試題的思維特點,主觀題可分為:
演繹型主觀題――關鍵詞:如何體現、怎樣看待、怎樣做到。
歸納型主觀題――關鍵詞:分析、說明、意義、影響、措施、原因。
第一、演繹型主觀性試題:
例一:“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10分)
參考答案:①“主權歸我”表明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②“擱置爭議”體現我國實行和平外交,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和平。③“共同開發”體現我國堅持對外開放,促進共同發
例二:(4)我國三峽工程建設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三峽工程議案,并對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則規定。此后國務院及地方政府通過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了宣傳教育和移民動遷,并先后查處了侵蝕移民資金案件100多起,從而保證了三峽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依據上述材料說明我國是如何堅持“依法治國”的。(10分)
參考答案:依法加強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法。
此類題型的特點:
材料豐富——內涵多層;指向明確——理論點明;演繹思維——合理發散;以事說理——聯系緊密。
解題要領:依據提示呈現知識;根據材料提煉觀點;對應觀點解剖材料;依據材料演繹觀點。
第二、歸納型主觀性試題:
(1)意義類主觀性試題;(2)認識評價類主觀性試題;(3)分析原因類主觀性試題;(4)措施對策類主觀性試題;(5)指定原理類主觀性試題。
(八)常見題型的解題要領――從設問角度上看:
縱觀近幾年高考政治主觀性試題,其設問大致可分為八種類型,下面將具體作重點分析:
一、如何體現類題型
[題型特點]
體現型的設問有“體現了什么?”、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解答這類問題的要求,簡單說就是“兩邊對照”,把所給材料和限定知識相對照,找出二者在題目中的匯合點有哪幾處,然后依此分層說明,在具體表述時,一般先闡述知識依據再結合題目演繹分析。邏輯條理,“有話好好說”是得分的關鍵。
如:XX年第36題第(1)問:這一過程怎樣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基本特點?
XX年第39題第(1)問:XX年夏季,北京等地為緩解當地旱情,采用了許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顯增加了降水。試分析“人工降雨體現的哲學道理。
XX年第38題第(3)問:“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
XX年第39題第(6)問:在加快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指導思想中,強調“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給予必要扶持”的方針。試說明這一方針的哲學根據。
[解題技巧]
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應把所學教材中與材料相關的所有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后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答題時,應先寫教材中的知識點,再采用材料中的關鍵詞句說明它體現了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系――疏理――作答。
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么?
二聯系:聯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