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8、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
崇尚民主與法制既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
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①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是我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②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是我們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③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我們政治生活的有機構成部分。④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們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1、各種選舉方式的特點
民主選舉的方式 直接選舉 間接選舉 等額選舉 差額選舉
含義 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 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方式。 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 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
優點 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 組織和技術工作難度不大,且選舉成本較低。 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
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通過演講、答辯等競選方式有助于選民了解候選人。
缺點 在選民人數眾多的情況下,直接選舉的組織和技術工作都有相當大的難度,且選舉成本較高。 由于間接選舉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代表進行投票,致使選民與當選者之間的聯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響了選民意愿的表達。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選民可能誤認為將要當選者已事先“內定”,因而積極性受到影響。 如果對候選人競選不加以有效規范,容易發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
適用范圍 適用于縣及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選舉,城市的居委會,農村的村委會選舉。 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鄉以上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的選舉。 等額選舉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 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一律實行差額選舉。
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
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依據是社會經濟制度、選民的文化素養和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從國家性質角度看,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用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從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角度看,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3、珍惜自己的選舉權
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即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
選民要珍惜手中的選舉權。選民要增強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選民要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4、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
民主決策的方式 內容 具體方式
依據 意義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決策機關反映意見、提出建議。 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 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最重要的信息資源。 有利于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