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專家咨詢制度 專家學者利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相關信息等,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進行分析論證。 論證會、座談會 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重大事項需要利用到專家的專業知識。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社會公示制度 決策機關將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項決策進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決策的有關內容后,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公示 公民享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這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有利于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社會聽證制度 對同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公民在聽證會上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聽證會 幫助決策機關發現問題,修正問題的有效形式。 聽證的目的就是為了決策利民。
5、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從決策者的角度看,有助于決策者充分發揚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有助于決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決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避免決策的片面性。從公民的角度看,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提高落實決策的自覺性,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鍛煉參與決策的能力,增強關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責任感。
6、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內容:①廣大村民和居民直接選舉村委會干部和居委會干部,這是村民和居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和居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②廣大村民和居民通過村民會議、居民會議參與本村、本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③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以規范村民和村干部的行為,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務。④廣大村民和居民創造了村務和社區事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委會和居委會干部、村委會和居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使村民和居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7、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
我國基層民主的形式有農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等。
發展基層民主,有利于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8、民主監督的渠道和方式
民主監督的方式 信訪舉報制度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輿論監督制度 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內容
通過給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向有關人員當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見,提出批評、建議。 將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 依法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表意見。 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
具體方式
信函、電話、手機短信、當面指出等。 人大代表的議案和質詢。 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圖書。 聽證會、民意測評、網絡。
意義
信訪舉報制度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使公民監督權得以真正落實,得到切實的保障。 輿論監督制度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在監督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為公民直接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提供更多 、更有效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