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高中三年級第一輪復習教案第五課 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對外政策
a.建立國際新秩序,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
b.開展國際競爭,有利于形成多樣化格局
c.各種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實現和平共處
d. 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共同發展
答案:d2、(、重慶卷、35)近年來,我國領導人頻繁出該拉美、非洲、中東地區、我國與阿拉伯國家、非洲、太平洋島國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建立多種合作論壇。至XX年底,這國參加了120多個國際組織,在多國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是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②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③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 ④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3、(、四川災區卷、35).自XX年起,八國集團峰會每年都邀請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出席,參與對話協商。其主要原因是①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②國家力量是導致國際關系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③八國集團尊重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和利益④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初步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4.(、全國卷二)(6)“駝峰航線”增進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但新中國建立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由于意識形態等原因,美國政府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兩國關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采取既接觸又遏制的對華政策,從而使中美關系一直處于既相互借重與合作、又相互制約的復雜狀態。運用所學的政治常識回答:中美關系的曲折變化說明了什么?(4分)依據我國的外交政策,你認為應怎樣處理當前復雜的中美關系?(6分)(6)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國際關系是發展變化的。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4分)。答案:在中美關系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美國的合作關系,努力化解分歧,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發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如考生只是簡單答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條基本內容,可以酌情給分。)
5.(、天津卷38)(3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1978年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進行理論和實踐創新,使我國實險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激發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黃健民的經歷是改革開放以來普通百姓命運變化的縮影。80年代初,他由農村來到沈陽,從擦皮鞋、做木工到擺服裝攤,不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積極為公益事業做貢獻,并致力于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XX年他成為沈陽市第一位“農民工”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