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高中三年級第一輪復習教案第五課 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對外政策
第一,國家在履行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中,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分)第二,為此,國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和發展教育、科技,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2分)第三,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為此,我國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創新,培養人才。(2分)(3)從哲學上思考,我國青年一代應怎樣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6分)第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第二,自覺投身于社會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認識,培養創新能力。第三,按規律辦事,正確而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第四,防止孤立、靜止、片面的傾向,堅持唯物辯證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6分)4.材料一:據統計,戰后 50多年來潤民族矛盾、宗教爭、領土糾紛、資源爭奪、霸權主義插手等原因,全世界共發生了200多次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造成多萬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兩倍多。比較大的比如阿富汗政治戰爭,關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等。 材料二:聯合國XX年人類發展報告表明,目前全球多有30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天的生活費不足2美元3中約v3的人每天生活費只有 l美元。從1960年到 19993期間,全球20%最富裕人口與20%最貧窮人口之間的貧富距竟然擴大了一倍多。(1)材料一、二分別揭示了什么政治現象?材料一揭示了當今世界仍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材料二揭示了當今世界發展問題不容忽視,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著更加嚴重的困難。(2)材料一、二所揭示的政治現象之間存在哪些聯系?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一方面,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只有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才能壯大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才能消除世界不穩定的因素。 (3)對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問題,你認為應當怎樣加以解決?①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建立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②反對以戰爭手段或以武力相威脅解決國際爭端,國家之間的矛盾應當通過對話采取和平談判方式來解決;③大力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提高這些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5.材料一 XX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印度洋海嘯,波及到東南亞和南亞部分國家,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難發生后,中國和世界各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向受災國家提供緊急援助。 材料二 XX年7月底至8月初 ,關于朝核問題的第回輪六方會談在北京開幕。美國代表團團長凱利表示,朝核問題的全面解決將為美朝及朝鮮與國際社會發展新關系打開大門,美方愿為和談竭盡全力。朝方提出“凍結換補償”的方案。 (1)為什么中國積極參與向受災國家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