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高中三年級第一輪復習教案第五課 國際社會和我國的對外政策
b、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不斷擴大c、維護世界和平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則 d、六方會談是與會各國間的常設性議事機構6、(山東卷)36.(10分)[思想政治一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XX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大全先后舉行,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上遣國際會議共同關注的議題。 (1)按照職能范圍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國際組織的類型,(2分)并簡述當代國際組織發展的必要性。(4分) (2)有人認為”氣候無國界,因此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只能靠國際組織”。請就此觀點談談你的看法。(4分)參考答案:(1)亞太經臺組織是專門性的國際組織,東盟、聯合國是一般性的國際組織。當代國際組織的發展適應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經濟全球化的需要,適應了當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需要,體現了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的關注。 (若答出“國際組織的發展表明人類交往日益頻繁和人類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2)國際組織在解決氣候問題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為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的 重要行為主體,依靠相關國際組織可以促進主權國家就解決氣候問題開晨交流、協調和合作。但國際組織受諸多因素制約,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主權國家對解決氣候問題應承擔重大責任。因為主權國家是構成現代國際社會的基石,可通過履行其職能和義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氣候污染。 (僅從國際組織或主權國家角度說明理由,只給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8、(·浙江,40)材料一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為挽救本國經濟,出臺了一系列帶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政策。如美國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企業,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必須使用美國制造的產品;法國要求接受政府救助金的企業不得向國外轉移生產;德、日等國對本國重點支柱產業和中小企業采取廣泛的減稅、現金補貼政策。針對這些現象,一些國際組織在相繼召開的會議上,強調要反對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然而,這一努力至今沒有收到預期效果,貿易保護主義還在繼續蔓延。材料二 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簽訂之時,全世界的平均關稅率超過40%。后經多輪多邊貿易談判,到1995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率降為4%,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率降為12%。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關稅率繼續下降。與此同時,世界貿易總額則從1947年的500多億美元增加到XX年的142110億美元。
材料三 結合材料一,運用《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中“國際組織”的有關知識,簡析西方發達國家所出臺的政策錯誤,并說明國際組織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努力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的原因。
答案 西方發達國家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本應自覺履行世貿組織所規定的義務。但這些國家近期出臺的政策背離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和非歧視、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等基本原則。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而主權國家仍是構成現代國際社會的基石。國際組織內部成員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力量對比錯綜復雜。面對金融危機,一些西方國家采取的政策有損于他國利益,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問題上的言行不一,從而影響了國際組織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