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教學設計
2、資產階級沒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
但是,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資產階級也沒有能力領導人民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更談不上實現人民民主。實際上,舊中國的政治制度,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都沒有改變其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本質,中國人民仍然處于被壓迫、被奴役、被剝削的悲慘地位。
相關鏈接:
辛亥革命后,代表各種政治勢力的政客競相仿效西方議會民主,“建國會、立政黨”,一時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政黨、團體三百多個。但是,它們大多成了各派軍閥、官僚、政客借以爭權奪利的工具。19xx年春,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絕大多數席位,其民主派代表宋教仁準備以多數黨領袖身份組閣,竟遭軍閥集團刺殺身亡。1923年,北洋軍閥曹錕以5 000銀元一票的價格收買國會議員590人,被選為大總統,史稱“賄選總統”。舊中國的多黨競選和議會民主只給歷史留下一幕幕鬧劇。
(二)、人民的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雛形
課堂探究: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奮斗歷程。《東方紅》劇照
《農友歌》:“自己當家做主人,一切權力歸農會”;
《八月桂花遍地開》:“張燈又結彩,紅色政權建起來”;
《解放區的天》:“民主政府愛人民,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
你會唱這些歌曲嗎?這些歌詞表達了人民的什么意愿?
你能否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奮斗歷程?
1、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中國人民終于認識到,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必須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領導中國人民實現這一偉大變革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尋求適合的政權組織形式進行了長期的探索。
課堂探究:
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會,已經具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萌芽的性質。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召開的上海市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創建人民政權的最初嘗試。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舉行,會議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形式出現的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機關。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召開各級參議會,選舉產生了抗日根據地各級政府。《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邊區各級參議會,為邊區各級之人民代表機關”。
解放戰爭時期,廣大解放區普遍建立的鄉村農民大會、區人民代表會議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等,為中國革命勝利后在全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聯系近代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失敗嘗試,對比以上圖文所反映的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政權而進行的不懈探索,你能得出什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