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汛中學2020屆高考一輪復習《政治生活》教學案(一)
例5.(•江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睉椃ㄙx予公民監督權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公民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
例6.(09廣東卷)11、“你對國家的熱愛更高于你對職業和薪水的追求。”這是某媒體對姚明回國參加奧運會的高度評價。姚明的行為體現了我國公民( )
a.積極履行公民義務,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 b.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則
c.堅持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對等的原則 d.把個人命運與國家榮譽緊密聯系在一起
8.說明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1)內涵: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2)表現: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②同時必須平等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③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國家在依法實施處罰方面對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二,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1)在我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
①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第一,從法律關系上講,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第二,從法律關系的主體上講,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第三,權利的實現要求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
。2)要求: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第三,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1)原因:在我國,公民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在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時,必須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
。2)要求: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公民的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是公民愛國的表現。
例7.(08江蘇卷)37、情境三:同學們了解到,北京有為數眾多的青年學生加入到奧運志愿者行列。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在江蘇選拔產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護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學生。并非每個人都有當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機會。但是人人都可以為奧運會增光添彩。“心動不如行動”,班級組織同學們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為主題的演講賽!
(3)請你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角度,就上述主題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擬出演講要點。
例8.(鎮江三檢)“人肉搜索”的出現,將網絡上傳統的不見人、不聞聲的信息搜索,轉變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盯人、人查人的互動查詢和尋找拷問,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答案和真相公布于眾。但大家對參與其中的方式和其可能引發的后果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網絡是虛擬世界,網民什么話都可以說。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評析這一觀點。(8分)
9.了解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
(1)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題:崇尚民主與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