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教案
【教學過程】
二、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課堂探究:(1)談談你對這幾副圖片的理解。
(2)想一想,物質和運動是什么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
(1)運動的含義
明確哲學上所講的運動和各種具體運動形式的關系:
(2)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①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離不開運動)
學生舉例說明:
注意區分:物質的唯一特性和物質的根本屬性
◇課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萬物的運動歸結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運動?
(2)有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分析總結(略)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運動離不開物質)
學生思考: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一樣,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體現的道理是:
③反對兩種錯誤傾向:離開運動談物質會導致 ;離開物質談運動會導致 。
課堂演練1、2
◇課堂探究:(1)世界上有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
(2)有人說,世界上存在著不運動的物質,例如,某些物體從出現的第一天起就沒動過,大雁塔在西安,故宮在北京就是如此。請你分析一下,這句話錯在哪里?
學生思考回答:
(3)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① 區別:
1)含義不同:
運動是指:
靜止的兩方面的含義:
2)特點不同:運動是: 靜止是:
②聯系:靜止是運動的 ;物質世界是 的統一。
③反對兩種錯誤傾向:只承認運動而否認靜止會導致 ;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會導致 。(舉例說明)
2.運動是有規律的
◇課堂探究:人類根據什么發現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學生思考回答:
(1)規律的含義: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注意:規律必須四個條件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強加給事物的
本質的而不是現象的
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穩定的而不是多變的
(2)規律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要求:
①原理內容:
規律的客觀性是指:
思考名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忘。 體現的道理是:
規律的普遍性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