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一輪復習《生活與哲學》教學案一體化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辨題: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就是要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的理解與運用。正確理解求真務實的精神,不“唯書”、不“唯上”的做法是正確的,但只“唯實”的做法是片面的,還要認識到求真務實離不開正確意識特別是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解答本題,要學會辯證分析。
【答案】(1)“求真務實”就是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題中所說的“唯實”就是堅持求真務實,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
(2)不“唯書”、不“唯上”就是要求我們不從本本出發,不搞教條主義,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唯書”、“唯上”實質上是脫離實際,從書本的理論知識出發的思想和行為,是教條主義的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反對只“唯書“唯上”的態度和做法。
(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如果要求只“唯實”,否定正確意識、科學理論對事物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也是片面的、有害的。
【生活鏈接】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總體良好,但社會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還有市場,少數人思想混亂,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丑混淆。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蔓延,對社會道德體系造成了沖擊,損害了社會風氣,也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對此強烈不滿。
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為我們在當前形勢下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將對加強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分析點撥】(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黨中央根據我國實際,適時提出“八榮八恥”,符合時代的要求。
(2)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堅持“八榮八恥”,對加強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鞏固練習】
一、選擇題
1、對成語“望梅止渴”理解正確的是
a.“望梅”對于人來說毫無意義
b.在一定條件下意識也可以決定物質
c.“望梅”確實能“止渴”
d.意識不能代替物質,“望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口渴問題
2、對于人來說,“望梅”可能“止渴”,“談虎”可能“色變”,而對于動物來說則不是。這是因為
a.動物沒有條件反射 b.動物沒有第一信號系統
c.動物的意識水平比人類差 d、 動物沒有第二信號系統
人們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不僅能有意識地在陽光下沐浴,還能有意識地制造太陽能熱水器,建立太陽能電站,把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和電能。但是,太陽的存在與變化并不會因此而依賴于意識。據此回答3、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