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材分析】1.內容綜述2.課標要求:◆了解區域的含義。◆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比較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區域差異。◆以長江三角洲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3.教學內容詳解:◆舉例說出區域的特征。◇能歸納出區域的主要特征,并用簡潔的學科科學語言表達。◇能舉出說明該區域特征的地理事象。◆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通過比較兩個級別相當的自然區或經濟區,理解由于不用區域的環境、資源、社會經濟、人地關系的差異,造成發展條件的差異,最終導致經濟發展的差異。◆以某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以某一經濟區為例,分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由于區域發展條件變化,導致的區域發展水平及經濟結構的差異、人地關系的差異。◆舉例說明區域之間的聯系。◆通過兩個特征差異明顯的區域比較,說明區域聯系的必要性。4.知識結構【教學過程】〖板書〗一、什么是區域我們的生活與區域密切相聯。例如,我們介紹自己家鄉在某省某市,去過某風景區旅游等。我們經常聽到省(直轄市、自治區)、流域、經濟區、自然保護區等名詞和反映區域的術語。〖提問〗:你知道什么是區域嗎?區域有哪些地理特征?〖板書〗1.“區域”的概念: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是人們在地理環境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劃分出來的。〖板書〗2.“區域”的特征:⑴層次性。⑵差異性。⑶整體性。⑷可變性。⑴層次性。即區域是有等級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例如,東北平原既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又如珠海市既是廣東省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香洲區、金灣區、斗門區等。(2)差異性。指區域與同級別區域之間的差異。一般說來,區域等級越高,區域內部越復雜,同一性越小,區域間差異性也就越大;反之,區域等級越低,區域本身簡單,區域內同一性大,區域間差異也小。例如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跨緯度廣,內部差異明顯,根據氣候等要素的區別,又可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3)整體性。指地表區域內各組成部分間的內在聯系,并經過這種長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區域的這種整體性是形成區域同一性的原因。(4)可變性。首先是指區域界線的模糊性。雖然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但大多數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其次是指對同一地表空間,人們研究區域的目的不同,劃分的角度、指標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區劃方案。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會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首先學習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板書〗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特點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也存在差異。我們通過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讀圖〗圖1.1和圖1.2分析比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形條件。〖板書〗1.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地理環境的異同〖閱讀〗p2-4,完成下表:地理環境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不同點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礦產資源相同點〖板書〗2.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閱讀〗p3-4,填寫下表: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區域經濟發展農業地理環境類 型農作物熟 制其他部門農作物需要熱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生長和分布深受環境的制約,清楚農作物的生態適應性是前提,明確自然環境的特征是關鍵,把自然環境和與之相適應的農作物對應進來,就能夠合理安排農業生產,這也充分體現了農業生產“因地制宜”的原則。〖板書〗3.地理環境對其他生產活動的影響〖閱讀〗p4第二段,填寫下表:區 域優越的地理環境生產活動長江三角洲(1)(2)(3)松嫩平原〖課后作業〗:p4活動〖板書〗三、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我們以長江中下游為例說明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板書〗1.長江中下游平原開發早期地理環境的影響〖讀圖〗圖1.3,閱讀p5第二段,填寫下圖。〖板書〗2.農業社會地理環境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些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為促進區域發展的有利因素。閱讀p5—6,理解下圖在農業社會,糧食生產是影響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長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條件后,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主要糧食產地。〖板書〗3.工商業社會地理環境的影響閱讀p6,理解下圖〖閱讀〗p6〖小結〗:通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環境對不同階段農業發展的不同,使我們認識到地理環境在不同發展階段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而不是說隨著人類改造地理環境的能力加強了,地理環境的影響就會變得越來越小,關鍵要看區域在一定發展階段人地關系的協調程度。〖練習〗:1.關于區域內涵的敘述,正確的是:a.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b.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
c.區域是地球表面客觀存在的不受人為因素影響的空間單位
d.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2.適合在松嫩平原的農作物是:a.春小麥、玉米、甜菜、大豆 b.冬小麥、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黃麻、甜菜、大豆3.列表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的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差異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全年降水量溫度帶干濕地區農業生產耕地類型耕作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主要經濟作物4.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開發早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們開墾困難。②農業大發展時期,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③長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網,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推廣,但由于水稻單產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④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發展的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左圖示意昆明附近產業轉化的構想,ⅰ表示煙草業的變化,ⅱ表示鮮花業的變化。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⑴該地區發展花卉業(“彩色農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 。⑵該區域發展花卉業的其他優勢是: 。⑶要解決保鮮、開發新品種等問題,從而使花卉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的途徑是 。⑷該產業轉化的意義有: a.減少運輸成本;
b.使卷煙的產量增加;
c.既有益生態,又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