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方法技巧
案例法是學習人文地理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一個典例的案例來闡釋某一類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措施。案例法的關鍵要學會舉一反三,注意知識的遷移。
一、選擇題
下圖為人類各發展階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間接消耗)統計圖”,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四個階段,人類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礦物能源
b.后三個階段,人類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類在各發展階段都消耗一種類型的能源
d.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斷增長
2.人類各發展階段能源利用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始社會人類利用的能源雖然較少,但對環境影響較大
b.農業社會能源的開發利用可能導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業社會大量使用能源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但生態問題得到緩解
d.現代社會崇尚美國的能源消費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答案 1.d 2.b
解析 讀圖可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斷增長。農業社會以植物性能源為主,獲取薪柴可能導致地表植被的破壞,產生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現象。
3.有關自然資源與城市區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凡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都有城市出現 ②工業革命后,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 ③英國的伯明翰、美國的匹茲堡都是以煤礦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
④隨著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自然資源對城市區位已無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有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地方,或因地形復雜,或因氣候惡劣等原因,并未形成城市,甚至人煙稀少。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隨著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些資源的數量確實在減少。但是,靠近原料地、燃料地仍是工業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自然資源對城市區位仍有著巨大的影響。
4.有關農業社會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的主要生活來源是采集和狩獵的果實和動物
b.人類的主要生活來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馴化的禽畜
c.人類逐水草而居
d.世界最早的農業文明出現在歐洲
答案 b
解析 a項是采集和狩獵階段的方式,c項指畜牧業中的游牧業,d項世界最早的農業文明出現在亞洲和非洲。
讀下圖,回答5~6題。
5.兩圖所示地區的特征,正確的是( )
①兩地農業發展多取決于灌溉水源 ②兩地多為粉砂性土壤 ③兩地水土流失都很嚴重 ④兩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下列關于圖中兩地生產、生活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右圖所示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谷子 ②兩地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 ③右圖所示地區是精耕細作的水稻產區 ④出現右圖居住景觀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