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單元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5)長江水最終流入海洋,這說明水完成了從海洋à陸地à海洋的水循環的運動過程。這種水循環發生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因此稱為海陸間大循環,這一循環過程使長江水源源不息,并且不斷得到更新。
4.根據以上分析,請你歸納水循環是通過哪些環節完成的?你認為哪些環節對我們人類影響最大?今年入秋以來我省出現大旱是水循環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結論:(1)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2)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是: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
5.請在《評價手冊》上畫出水循環的示意圖。
6.水循環過程中,水的三相是通過哪些環節產生變化的?水在空間分布產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對地理環境有何影響?
結論:(1)液態水通過蒸發變成氣態水,氣態水通過降水變成液態水或固態水,在三相的轉變過程中,使能量得到不斷的轉換,也使各種水體得到不斷更新。
(2)在水循環過程中,水的空間分布也在不斷變化,從海洋à大氣à陸地(生物圈、巖石圈)à海洋,說明水循環使水在四大圈層中不斷轉換,同使也通過水循環使四大圈層緊密聯系在一起。
7.假如你是太平洋中的一滴水,有機會通過水循環到長江流域進行一次旅行,請你說一說你的經歷及沿途的所見所聞。(注意水的形態變化、流速變化和地形的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出示長江干流地形圖和上游、下游的景觀圖,思考為什么長江的上、中、下游景觀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回答:長江屬于地表徑流,長江能塑造地表形態,上、中游河流侵蝕形成峽谷,下游河流沉積形成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8.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1)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斷更新陸地淡水資源
(2)聯系四大圈層,促進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調節全球水熱平衡,還塑造地表形態。
([活動:討論] 課本p60活動題,通過分析說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并舉出實例。
結論:1.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有: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2.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取用水量超過了水資源更新的數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會造成了水資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護水資源。)
[板書]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一、水循環—水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二、水循環的主要環節: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地下徑流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海洋循環、陸地循環
三、水循環的意義
1.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不斷更新陸地淡水資源
2.聯系四大圈層,促進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調節全球水熱平衡,還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四、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1.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有: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
2.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類取用水量超過了水資源更新的數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會造成了水資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護水資源。)
[布置作業] 完成《評價手冊》p63-64 第1、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