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發展 ,2
教案示例2
——“工業的發展”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中國工業的巨大發展
【教學難點】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
【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上一節我們從兩個方面回顧了新中國工業的發展,提問:與舊中國相比,新中國工業在哪兩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總結)一是取得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二是建成了獨立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講述)新中國的工業,除了在工業門類和工業產值上取得了巨大發展以外,在工業的分布上也日趨合理。
(板書)三、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
工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布局問題,也就是在什么地方建設什么工業的問題。在選擇工業位置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原料供應、產品銷售、交通運輸、市場、區域發展,甚至地形、氣候等等,而且不同的工業對這些因素又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業布局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工業布局合理,工業分布保持平衡就十分重要。
(展示)動畫“我國工業布局的變化”。請同學們注意分清兩類工業中心:舊中國原有的和新中國新建的和兩類重點建設地區: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和現在工業建設地區。
(提問)舊中國原有的工業中心有哪幾個?
(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廣州、沈陽、武漢、重慶)
(展示)各舊工業中心的圖片
(提問)這樣的布局是否合理,為什么?
(不合理,只集中于少數城市,而且太偏重沿海地區,對全國特別是內地和農村發展不利。)
(展示)各新建工業中心和鄉鎮企業的圖片
(展示)圖片:中國工業布局的變化
(提問)新中國工業發展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總結)工業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國各省區;工業發展由沿海指向內地;在一些工業集中分布地區形成區域性工業基地。這些變化,在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的基礎上,促進了全國工業的發展,由沿海到內地,由城市到農村,使我國的工業布局日趨合理。
引導學生讀教材“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部分內容,加深學生對我國工業布局的了解,并轉入對我國工業前景的展望。
(展示)錄像“主要的工業中心和鄉鎮企業的發展”
(板書)四、迅速發展中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
我國的高新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
(板書)1.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經濟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快,是構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
(板書)2.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
(講述)高新技術產業要求布局在技術發達、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的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傾向于依附大城市,呈點狀分布。因其受經濟基礎及國家政策傾斜的影響。
(展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布圖
(展示)重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教師引導學生讀閱讀材料“中國硅谷——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并回答問題: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什么選擇珠江三角洲、京津唐、滬寧杭等地區?
因為這些地區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聚集、交通便利等因素。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