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烴和鹵代烴知識點歸納
課標要求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烴的代表物為例,比較它們在組成、結構和性質上的差異。
2.了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應用。
3.了解鹵代烴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構特點以及它們與其他有機物的相互聯系。
4.了解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5.舉例說明烴類物質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要點精講
一、幾類重要烴的代表物比較
1.結構特點
2、化學性質
(1)甲烷
化學性質相當穩定,跟強酸、強堿或強氧化劑(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應。
①氧化反應
甲烷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火焰的顏色為淡藍色。其燃燒熱為890kj/mol,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化學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應:有機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
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ch4+cl2化學ch3cl+hcl
第二步:ch3cl+cl2化學ch2cl2+hcl
第三步:ch2cl2+cl2化學chcl3+hcl
第四步:chcl3+cl2化學ccl4+hcl
甲烷的四種氯代物均難溶于水,常溫下,只有ch3cl是氣態,其余均為液態,chcl3俗稱氯仿,ccl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與鹵素單質x2加成
ch2=ch2+x2→ch2x―ch2x
②與h2加成
ch2=ch2+h2化學ch3―ch3
③與鹵化氫加成
ch2=ch2+hx→ch3―ch2x
④與水加成
ch2=ch2+h2o化學ch3ch2oh
⑤氧化反應
①常溫下被氧化,如將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燒
ch2=ch2+3o2化學2co2+2h2o現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煙)
⑦加聚反應
化學
二、烷烴、烯烴和炔烴
1.概念及通式
(1)烷烴:分子中碳原子之間以單鍵結合成鏈狀,碳原子剩余的價鍵全部跟氫原子結合的飽和烴,其通式為:cnh2n+2(n≥l)。
(2)烯烴:分子里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鏈烴,分子通式為:cnh2n(n≥2)。
(3)炔烴: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鍵的一類脂肪烴,分子通式為:cnh2n-2(n≥2)。
2.物理性質
(1)狀態:常溫下含有1~4個碳原子的烴為氣態烴,隨碳原子數的增多,逐漸過渡到液態、固態。
(2)沸點:①隨著碳原子數的增多,沸點逐漸升高。
②同分異構體之間,支鏈越多,沸點越低。
(3)相對密度:隨著碳原子數的增多,相對密度逐漸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難溶于水。
3.化學性質
(1)均易燃燒,燃燒的化學反應通式為:
化學
(2)烷烴難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劑氧化,在光照條件下易和鹵素單質發生取代反應。
(3)烯烴和炔烴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劑氧化,易發生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
三、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物理性質
2.苯的結構
(1)分子式:c6h6,結構式:化學,結構簡式:化學_或化學。
(2)成鍵特點:6個碳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3)空間構形:平面正六邊形,分子里12個原子共平面。
3.苯的化學性質:可歸結為易取代、難加成、易燃燒,與其他氧化劑一般不能發生反應。
化學
4、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環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的產物。通式為:cnh2n-6(n≥6)。
(2)化學性質(以甲苯為例)
①氧化反應: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苯環對烷基的影響使其取代基易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