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烴和鹵代烴知識點歸納
②取代反應
a.苯的同系物的硝化反應
化學化學
b.苯的同系物可發生溴代反應
有鐵作催化劑時:
化學
光照時:
化學
5.苯的同系物、芳香烴、芳香族化合物的比較
(1)異同點
①相同點:
a.都含有碳、氫元素;
b.都含有苯環。
②不同點:
a.苯的同系物、芳香烴只含有碳、氫元素,芳香族化合物還可能含有o、n等其他元素。
b.苯的同系物含一個苯環,通式為cnh2n-6;芳香烴含有一個或多個苯環;芳香族化合物含有一個或多個苯環,苯環上可能含有其他取代基。
(2)相互關系
化學
6.含苯環的化合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苯的氯代物
①苯的一氯代物只有1種:化學
②苯的二氯代物有3種:化學
(2)苯的同系物及其氯代物
①甲苯(c7h8)不存在同分異構體。
②分子式為c8h10的芳香烴同分異構體有4種:
化學
③甲苯的一氯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
化學
四、烴的來源及應用
五、鹵代烴
1.鹵代烴的結構特點:鹵素原子是鹵代烴的官能團。c―x之間的共用電子對偏向x,形成一個極性較強的共價鍵,分子中c―x鍵易斷裂。
2.鹵代烴的物理性質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
(2)狀態、密度:ch3cl常溫下呈氣態,c2h5br、ch2cl2、chcl3、ccl4常溫下呈液態且密度>(填“>”或“<”)1g/cm3。
3.鹵代烴的化學性質(以ch3ch2br為例)
(1)取代反應
①條件:強堿的水溶液,加熱
②化學方程式為:
4.鹵代烴對環境的污染
(1)氟氯烴在平流層中會破壞臭氧層,是造成臭氧空洞的罪魁禍首。
(2)氟氯烴破壞臭氧層的原理
①氟氯烴在平流層中受紫外線照射產生氯原子
②氯原子可引發損耗臭氧的循環反應:
③實際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檢驗鹵代烴分子中鹵素的方法(x表示鹵素原子)
(1)實驗原理
(2)實驗步驟:①取少量鹵代烴;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熱煮沸;④冷卻;⑤加入稀硝酸酸化;⑥加入硝酸銀溶液;⑦根據沉淀(agx)的顏色(白色、淺黃色、黃色)可確定鹵族元素(氯、溴、碘)。
(3)實驗說明:①加熱煮沸是為了加快水解反應的速率,因為不同的鹵代烴水解的難易程度不同。
②加入稀hno3酸化的目的:中和過量的naoh,防止naoh與agno3反應生成的棕黑色ag2o沉淀干擾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檢驗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4)量的關系:據r―x~nax~agx,1mol一鹵代烴可得到1mol鹵化銀(除f外)沉淀,常利用此量的關系來定量測定鹵代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