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 教學設計
(課后思考):
在1個化學反應中,能否只發生氧化反應而無還原反應,或只發生還原反應而無氧化反應?
鐵門表面常刷有油漆,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na、al分別與hcl反應時,na→na+,al→al3+,al失去的電子數目比na多,能否說明al的還原性比na的強,為什么?
教學后記
由于學生對原子結構知識認識不深,要求從微觀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是教學的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教材插圖、“思考與交流”欄目、表格、圖示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得失或偏移,從而能形象、深刻地掌握化學基本概念。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地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討論、交流活動,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學會探究和創新,全面地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