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2、能初步學會總結元素遞變規律的能力,具有把元素的性質、元素周期表的位置與元素組成微粒的結構初步聯系起來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運用能力。
3、通過對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元素組成微粒結構的聯系。從而認識事物變化過程中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性,接受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重點難點
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與元素組成微粒結構的聯系
教學過程
[導入]我們把ⅰa 稱為堿金屬族,我們為什么要把他們編在一個族呢?請同學們觀察堿金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堿金屬原子結構的共同之處。
[思考]我們知道物質的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從堿金屬原子的結構可推知其化學性質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學生] 由于元素化學性質與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堿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上都只有一個電子,因此它們應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由此可推知它們也應該像堿金屬的代表物鈉一樣,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的陽離子,并能與氧氣等非金屬元素及水發學生化學反應。
[教師]實驗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討同一族元素的性質。
[實驗1]將一干燥的坩堝加熱,同時取一小塊鉀,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的投入到熱坩堝中,觀察現象。同鈉與氧氣的反應比較。
[實驗2]在培養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綠豆大的鉀,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培養皿中,觀察現象。同鈉與水的反應進比較
鈉
鉀
與氧氣的反應
學生成淡黃色的固體,并發出黃色火焰
比鈉要劇烈
與水的反應
浮、溶、游、動、響
浮、溶、游、動、響
且反應要比鈉快
[學生活動,完成表格]
[思考與交流]根據實驗討論鈉與鉀的性質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認為元素的性質與他們的原子結構有關系嗎?
[學生]有關系。同一主族元素化學性質相似。且
li na k rb
還原性增加
堿金屬的物理性質的比較
li na k rb cs
相
似
點
顏色
均為銀白色(cs略帶金色)
硬度
柔軟
密度
較小
熔沸點
較低
導電導熱性
強
遞變性
密度變化
逐漸增大(k特殊)
熔沸點變化
單質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教師]有上表可見,堿金屬在物理性質上也表現出一些相似性和規律性。
[過渡]剛才我們以典型的金屬一族為例,下面我們以典型的非金屬為例。看看他們的性質有原子結構間是否存在聯系?
[投影]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核電荷數
單質
顏色和狀態(常態)
密度
熔點
℃
沸點
℃
溶解度
(100g水中)
氟
f
9
f2
淡綠色的氣體
1.69g/l
-219.6
-188.1
與水反應
氯
cl
17
cl2
黃綠色氣體
3.124g/l
-101
-34.6
226 cm3
溴
br
35
br2
深紅棕色液體
3.119
g/ cm3
-7.2
58.78
4.16g
碘
i
53
i2
紫黑色固體
4.93g/cm3
113.5
184.4
0.029g
[教教師]請大家根據表,總結出鹵素單質在顏色、狀態、密度、熔沸點、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遞變規律。
[學生總結]
[板書]顏色:淺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