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化學的關鍵
高中化學由于知識面廣、橫向縱向聯系多、疑難點密布,許多同學認為化學難學,內容多、雜、亂。也有同學說化學“一學就會,一聽就懂,一多就亂,一長就忘”,在考試時很難得高分。這些都體現了許多同學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對化學學科的特點理解不夠,學習方法不是十分妥當。化學學科既體現了理科重視實驗,重思維推理的一面,又體現了文科重視讀書,強化記憶的一面。了解了這一特點,只要我們在平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好化學也就覺得很容易了。
習慣就是把認識和知識落實轉化為實踐,更從實踐中鞏固和加深認識,再轉化為更高的實踐;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條件反向和自然需要,它體現了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哲學原理,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在平時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注意聽講、勤于思考、課后及時復習,并通過練習加以鞏固的學習習慣,下面我就課前預習,課上聽講和課后復習鞏固幾個重要環節分別加以闡述。
一、課前預習
首先我來談談為什么要進行預習。預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因為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不是靠一次聽講就能做到的,而要通過多次強化,通過預習可使我們上課聽講更認真,注意力更集中,因為我們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課上通過老師的講解,會對知識理解更深刻,提高聽課效率。
預習可以培養我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中學生需要培養的諸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就能使我們的學習更主動,更有創造性,更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掌握了自學能力,就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一把金鑰匙,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汲取新的營養。下面我來談談如何進行預習。
1、 首先要通讀教材,搞清楚課本上講了哪些內容,要解決什么問題。通讀之后要掩卷而思,看哪些內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內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點等,要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大概了解。
2、 在通讀基礎上進行細讀,要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層的內容,在細讀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僅要知道書上講了什么,還要思考“為什么”,要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比較,對重要要領結論及關鍵字詞做好標記,對存在問題也要隨時記錄,這樣邊讀邊記,邊讀邊注,提高閱讀效果,培養了自學能力。
3、 在預習中還要注意分析,歸納,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找到預習中重點內容,對發現的問題帶到課上,看老師如何分析。這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總之,在預習中要做到先通讀,再細讀,并注意總結歸納,注意知識點間的聯系,搞清楚哪些知識需要記憶,哪些內容還不太理解,使預習達到一較高層次。提高了自學能力。
二、課上聽講
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課,可使思維活躍,注意力更集中,聽講是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聽講中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抓住重點,帶著問題聽課,對于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要看老師是如何分析的,自己為什么沒弄清楚,這樣不但可以理解這部分知識,還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帶著問題聽課,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聽講目的更明確,注意力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