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ibr + h2o =hbr + hio。下列有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ibr是雙原子分子 b.在很多反應中,ibr是氧化劑c.和naoh反應能生成nabr d.和h2o反應時,ibr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5. 向nai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氣,充分反應后將溶液蒸干,灼燒上述殘留物,最后得到的物質是( )a.nacl、i2 b.nacl、nabr c.nabr、i2 d.nacl6. 將下列物質分別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條上,不能使其褪色的是( )a.新制的氯水 b.液氯 c.次氯酸鈣溶液 d.鹽酸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溶液7. 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2f2 + 2h2o = 4hf + o2 b.cl2 + h2o = hcl + hcloc.brcl + h2o = hcl + hbro d.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8. 1820年德貝萊納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發現制得氧氣有異常的氣味,使該氣體通過ki淀粉溶液,溶液變藍。則該氧氣中可能混有( )a.cl2 b.br2 c.hcl d.co29. 氯氣通入消石灰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oh)2∙3cacl(clo) ∙nh2o。現有一種漂白粉的“有效氯”(過量hcl和漂白粉作用生成cl2的質量和漂白粉質量之比)為35.5%,若該漂白粉的組成和上述化學式相符,則式中n值應是( )a.6.5 b.8 c.8.5 d.1010. 甲、乙、丙三種溶液中各有一種x―(x―為cl―、br―、i― )離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變為橙色,再加丙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則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i―、cl― b.br―、cl―、i― c.i― 、br―、cl― d.cl―、i― 、br―11. 已知br2跟naoh溶液的反應類似于cl2跟naoh溶液的反應,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改寫成離子方程式。12. 把濾紙用淀粉和碘化鉀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就是實驗室常用的淀粉碘化鉀試紙,這種試紙潤濕后遇到氯氣會發生什么變化?為什么備課參考 1.參考答案 鞏固練習答案:1d 2a 3b 4d 5d 6b 7c 8a 9b 10a 11 br2 +2 naoh ==nabr + nabro +h2o, br2 + 2oh- ==br- + bro- +h2o 12 試紙會變藍色,因為cl2能將ki中的i-氧化為i2,i2使淀粉變藍色2.資料運用(1)教材《化學》必修i,人民教育出版社,[](2)《教師教學用書》化學必修i(3)《中學第二教材》高中化學必修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編 薛金星(4)高中課程《新學案》,主編 劉成坤鹵化銀與照片氟化銀、氯化銀、溴化銀和碘化銀統稱鹵化銀。它們有很多重要的性質,但比較奇特的要屬其感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