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第12課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英國
項目
中國
英國
政治封建主義,日益腐敗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落后的自然經濟,財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發達
軍事裝備陳舊,營務廢弛船堅炮利
外交閉關自守,愚昧無知殖民擴張
綜合封建統治,危機四伏資本主義迅速崛起(設計的意圖:通過學生對歷史圖片的直觀感受,再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分析比較得出鴉片戰爭前英國和中國的差別,讓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以及中國戰敗的原因)2.虎門銷煙(1)讓學生結合課本歸納中國和英國的貿易特征,得出英國處于出超的地位,從分分析得出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2)讓學生歸納鴉片對中國的危害(財政危機、吏治腐敗軍備廢弛、危害身心)面對鴉片的危害,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從而引出了林則徐的廣州禁煙運動,并觀看虎門銷煙的視頻。(向學生介紹林則徐的英雄事跡,面對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口號,并組織人翻譯西方書籍、報紙,向中國人介紹西方;面對鴉片的危害,領導了禁煙運動,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3.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的過激行為引起的,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戰爭。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請學生討論回答)根本原因―――英國蓄意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英國的鴉片走私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設計意圖:主要是向學生提供不同的歷史觀點,幫助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客觀本質分析歷史事件。)4.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戰敗讓學生結合前面的課前探究和課本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1)中國戰敗的原因:①主觀原因:中國制度腐敗、軍備落后;②客觀原因:英國的強大;③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封建制度無法抵抗新興資本主義制度。(2)結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附件;《望廈條約》、《黃埔條約》;(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通過歷史現象看本質,分析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5.鴉片戰爭破壞了中國那些主權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領土完整②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東南門戶大開,損害貿易主權③允許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由中英雙方協定——喪失關稅自主權④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主權⑤《望廈條約》——破壞領海主權(設計意圖:通過分析中國跟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品等條約的內容,認清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本質目的。)6.鴉片戰爭的影響引導學生捷克課本和所學的知識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1)社會性質:中國有一個獨立自主、自然經濟占主導的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2)社會矛盾:有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3)革命任務:由反封建轉變為反侵略反封建;(4)思想文化:開始向西方學習;(5)歷史階段:中國近代史開端,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7.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1)爆發的原因(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條約簽訂后,英國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四萬萬人貿易,大家好像全都發了瘋似的”。他們滿以為打開了中國大門,就能大量銷售商品,獲得高額利潤。材料二:鴉戰前后中英貿易(單位:萬英鎊)年份1840184218451846輸華商品總值52.496.9239140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