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解放戰爭教學案
3.蔣介石說:“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與此相關的重大事件是
a.西安事變 b.皖南事變 c.重慶談判 d.北平談判
4.1945年8月,《大公報》報道毛澤東來到重慶的消息時稱:“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這反映了“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國共雙方和平協商,創建新中國
b.國共雙方消除隔閡,共同抗日
c.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國民黨的統治
d.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建立新中國
5.解放戰爭時期,報刊的文章有人用了以下標題或副標題,其中哪一項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的戰局狀況的
a.“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b.“戰無不勝劉伯承,神機妙算鄧小平”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分田分地真忙”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曾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要盡可能地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雍和宮等。據所學知識判斷,這與當時正在進行的哪一戰役有直接關系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7.1949年初,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后,一些“好心人”勸中共接受,停止進攻國民黨,毛澤東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提出“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在全國范圍內推翻國民黨統治”。中共這一立場主要基于
a.蔣介石反復無常的個人品質 b.國民黨集團的階級本性
c.人民革命力量已大大超過國民黨的反動力量 d.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屬性
8.毛澤東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的主要標志是( )
a.抗日戰爭的勝利 b.渡江作戰與解放南京
c.三大戰役的勝利 d.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9.“盡管他衣著簡便,不事張揚,但蔣仍表現出一個征服者統領一切的氣勢,而不是和布爾什維克過于親密的同志。他謹慎運用各種方式(包括布爾什維克主義)來實現其目標,只要它適合于‘中國是中國人的’口號。”美國《時代周刊》的這段報道,把蔣介石描述成( )
a.民族主義者 b.專制主義者
c.自由主義者 d.布爾什維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