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解放戰爭教學案
10、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共兩黨關系呈現出怎樣的狀態?結合史實概括分析制約兩黨關系的中國社會因素,并指出國共兩黨關系對中國政局的影響。
知識拓展:
1、內戰爆發的必然性
(1)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會改變。
(2)中共代表全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要實現民主革命的目標,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3)抗戰勝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階級矛盾重新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一切斗爭必須服從這個主要矛盾的變化。
(4)國共雙方都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
(5)雖有和平談判,但國民黨方面是假和談、真內戰;共產黨方面抱著和談誠意,同時也沒有放松戰爭的準備。
(6)二戰后的國際大環境。美國奉行杜魯門主義,支持蔣介石政府發動內戰。
2、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的內戰之一。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推翻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中國臺灣,至此形成中國臺灣海峽兩岸直至今日的長期分治及對立,沒有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