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社會交往
——康有為《戊戌變法思想》
注:以上六段材料由華東理工附中陳亞娟老師選編
[板書設計]
功能——協調人際關系、社會生活
中國:茶館、文人結社…
聚會 (中西方差異性)
西方:家庭客廳、咖啡館…
姓名稱謂 折射
社會交往 表現 稱謂 (謙己以敬人) 社會進步
職事稱謂 時代風尚變化
中國傳統:跪拜禮、拱手禮… 文明的交融
見面禮
西方:親吻禮、擁抱禮、握手禮…
發展趨勢——不斷變革、中西越趨相似
[訓練設計]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近代中國,1862年創辦了京師國文館,這是近代中國學校的開端,以后又稱為公學、同文館、時務學堂。在《癸卯學制》中,19xx年學校分類定名為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后把學堂更名為分別叫中學、小學,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