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機構與特點教案
(2)南方城市的興起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現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南方城市興起,以至出現“揚一益二”的說法。
商幫的出現:
古代中國商業
發展的特點
【典型題例】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齊國故城(臨淄)由大、小二城構成......小城嵌在大城的西南角,周圍七公里強。總面積共計約60平方華里,在目前所知春秋戰國時期各古城中,規模最為宏偉,齊國故城形勢險要,城墻寬厚高大(據《齊補記》所記,在12米以上),東面憑借淄河天險,城墻筑在淄河的古天然堤上,依地形蜿蜒伸縮,向西北緩緩傾斜,居趕臨下,易守難攻。齊國故城所以選擇在淄河西岸,除了適應自然條件外,而更多的可能是基于軍事上的考慮。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故城的復原與城市布局《歷史地理(創刊號)》
材料二 (西漢長安城)四面城墻總長約25700米,約合漢代60里強,與《漢舊儀》長安城周圍六十三里的記載基本相符。......占據全城面積一半以上的五大宮殿,已得到考古證實。長樂宮、未央宮、桂宮仍有部分城墻墻基和宮內建筑遺跡可尋,可以明確表定方位。明光宮和北宮已破殆盡......
——《中國通史》第四卷秦漢時期(上)
材料三 “當時(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種種限制已經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經頗為自由、放縱,過著享樂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
材料四 16世紀至19世紀前期英國城市人口統計表
時 期 農村人口數 城市人口數
16世紀 337.5萬 112.5萬
19世紀前期 400萬左右 900萬左右
材料五 2xx年來無數大大小小的哲人都曾告誡過我們:城市的水泥叢林使人疏離了自然的美好;城市的廢氣、噪音和污水侵蝕了人的健康;城市的爾虞我詐污染了人的心靈……所有這些沉重的代價,只不過為我們換來了表面上看似富足一點的物質生活而已。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謳歌自然風光和田園生活的經典文學藝術作品可謂不計其數,而要找到哪怕一兩首贊美城市的詩歌,恐怕都是十分不易的。
——陳季冰《城市真的能夠讓生活更美好嗎》xx年4月29日《中國青年報》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和二概括出我國古代早期城市的主要功能。
(2)指出材料三中“當時(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種種限制已經除掉”的具體史實,這說明城市功能發生了什么變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反映了英國出現什么趨勢?主要原因是什么?
(4)據材料四和五并結合所學知識,扼要指出人類城市化進程的利弊。
(1)軍事防御要塞、政治中心。
(2)市場隨處可開,商品貿易時間不再限制,官府對商業和商人的管理松弛。經濟功能顯著加強(或手工業和商業功能)。商品經濟的發展。
(3)城市化趨勢,工業革命。
(4)利:城市化促進經濟發展,城市化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城市化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言之成理、符合事實,酌情給分)。弊:環境污染損害健康;功利主義和商業氣息濃厚,淡漠了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