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機構與特點教案
(5)世界和中國城市化進程都在大大加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在經濟發展中改善人民生活。
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城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
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知識梳理】主要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海禁”與“閉關鎖國”
一、重農抑商
原因:
主要表現:
(1)戰國時期——商鞅變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農業生產糧食布帛,是________;脫離農業生產的工商業,為_________;
②國家鼓勵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③國家控制山澤之利,實行鹽鐵專賣。
(2)西漢時期——漢武帝大規模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①制定一系列的經濟政策(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并向工商業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3)明清時期——繼續采取“重農抑商”政策:
①繼續固守“重農抑商”政策;
②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壟斷鹽、茶等重要商品的經營;
③對民營商業不斷加征商稅,破壞工商業的正常經營;
評價:
積極:
消極:
二、海禁與閉關鎖國
含義:
原因:
表現
(1)明朝:人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片板下海;
影響:
【典型題例】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醒世恒言》敘述:明朝浙江淳安縣的一個小地主,依靠仆人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數千金,于是購置田產,居為大地主。又有蘇州王憲,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經營了一個玉器店鋪,更富裕了。
材料二 新都(新安)勤儉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閑,走長途而赴京試,則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傘自攜,而吝輿馬之費。問之則皆千萬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樸茂,其起家以資雄閭里,非數十百萬不稱富也,有自來矣。 ——顧炎武《肇域志•徽州府》
材料三 《鄭氏規范》介紹,大地主鄭氏家族的條規規定:“佃人用貨幣折租。”
材料四 《清代全史》敘述:杭州人張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購織機一張從事紡織,忻織濘布精良,“每一下機,人爭鬻之”,因此獲利甚多,后來織機發展到二十余張。
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哪幾種?(3分)
(2)這幾種經濟活動對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4分)
(3) 顧炎武認為徽商發財致富的原因有哪些?你認為他還忽略了徽商致富的哪些歷史原因?(4分)
(4)哪一種經濟活動是當時社會經濟的主流?產生這種情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
(5)有學者認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資本主義萌芽的促進者,又是其阻礙者,請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釋學者的觀點。(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