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你對這樣的煉鋼運動有什么看法?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結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1959—1961年,我國出現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困難。
糾正:面對嚴重經濟困難,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從1962年起,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未從思想根源上徹底糾“左”,因此終于釀成“十年文化大革命”。
歷史縱橫
石油是工業和交通的血液。自20世紀初,“中國貧油論”就在西方流行。1959年,在我國黑龍江省西部草原發現了大油田,第二年,在這里展開了大慶石油會戰。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基本建成大慶油田。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工人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
三、國民經濟的劫難
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不久,這場動亂由思想文化領域、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領域。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規章制度被廢除,大批工人、干部停產“鬧革命”,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兩年里損失的工農業總產值超過一千億元。
2、短暫復蘇和回升:1971年,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到1973年,國民經濟出現復蘇局面。1975年,周恩來病重,在毛澤東支持下,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確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國民經濟呈現迅速回升狀態。但不久,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剛剛穩定的形勢又陷人混亂。
圖示: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發展示意圖(緩慢曲折發展,特別是1973-1975年復蘇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