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岳麓版學案)
例2.(廣東文科基礎)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國家的政治影響力擴大
b.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起平坐
c.西方國家放棄了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控制
d.發展中國家放棄了彼此間的合作
解析: 題眼:“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考點: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的影響 結論:選a
例3. (上海歷史)右圖為歐盟駐華使團設計的一張題為“祝歐盟生日快樂”的賀卡。這一設計的寓意是
a.今年正逢歐盟成立50周年大慶
b.招財進寶是民間祈福的一種習俗
c.用中國民俗表達對歐盟繁榮的期盼
d.歐盟的生日恰好是中國農歷金豬年
答案:c
【課時訓練】
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關于歐洲經濟共同體形成的背景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歐洲在二戰后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世界地位②美蘇兩極格局形成③各國面對經濟凋敝、社會困難采取發展經濟的措施④1951年的“舒曼計劃”首先提出西歐國家在一些具體的經濟領域進行聯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促使法德兩個政治上的宿敵開始走向和解的標志是
a.《巴黎和約》的簽署 b.《巴黎條約》的簽署
c.《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的簽署 d.《羅馬條約》的簽署
3.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成立于
a.1951 b.1957 c.1958 d.1967
4.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其創始國不包括
a.法國 b.英國 c.荷蘭 d.比利時
5.(xx年北京卷)歐共體形成和發展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a.使西歐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 b.消除了西歐各國的矛盾
c.美國經濟霸主地位嚴重動搖 d.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
6.下列敘述中屬于日本二戰后經濟恢復的因素有①進行社會改革,進一步清除封建殘余②美國出于與蘇聯對峙的考慮由限制轉而扶持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③馬歇爾計劃的援助④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