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岳麓版學案)
1948年 54.6 19.6
1970年 37.8 31.5
回答:
(1)據材料,美國和歐共體國家及日本的經濟實力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發生變化的原因。
(2)上述變化對美日關系、美歐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最終導致了什么結果?
第25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dbbbb acabd 11-bdaa
二、非選擇題:
15. (1)二戰后美國在歐洲建立經濟霸權。60年代歐洲經濟迅速發展,對美國經濟霸權產生沖擊。(2分)
(2)馬歇爾計劃。扶植與控制歐洲、穩定資本主義,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3分)
(3)沖擊了兩極格局(1分)。日本崛起,追求政治大國地位;第三世界興起;中國振興,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大作用。(3分)
(4)經濟發展對政治影響巨大(經濟發展決定國際關系變化)或經濟發展多極化推動政治格局多極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
題目擬定:只要扣住經濟發展對經濟、政治格局變化影響即可。(1分)
16.①必要性:歷史上歐洲國家之間戰爭不斷,聯合能實現和平;美蘇爭霸,歐洲需要自我保護;歐洲經濟發展需要聯合。(3分,每點1分)具體困難:美蘇不希望歐洲聯合;歐洲內部一些國家不同意聯合;歐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3分,每點1分)從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歐盟范圍不斷擴大。(2分,每點1分)
②法國:啟蒙思想,(1分)促進了法國大革命的進行;(1分)德國:馬克思主義,(1分)工人運動迅速發展。(1分)
17. (1)歐共體及日本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縮小。原因:日本西歐各國大力進行社會改革,發展教育,應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宏觀指導,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而與此同時,美國經濟發展發展相對緩慢。
(2)影響: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日本和西歐國家開始為積極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有力地沖擊了美國地霸主地位。結果:資本主義世界開始形成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