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一目,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土地革命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掌握1947年土地改革的政策和總路線,分析土改的作用和成效。通過比較學習,引導學生閱讀、討論,不僅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分析概括能力,更能加深他們對知識內在聯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已經日趨完善和成熟,認識上改是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勝的可靠保證。教師還可以緊扣“耕者有其田”的內容,引導學生回憶太平天國綱領和三民主義思想中的類似內容,說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地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解放軍的戰略反攻”一目,建議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時間概念。引導學生回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內容,哪些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戰爭的。教師制好《敵我力量變化情況》簡表,由學生分析變化帶來的作用。引導學生閱讀《解放戰爭第二年的的戰略方針》內容,分清“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的地理范圍,了解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運用教材《南線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示意圖》,討論戰略主攻方向的選擇。在了解各解放區戰略反攻的成效基礎上,認識戰略反攻對扭轉全國戰局起了決定性作用,是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
“戰略決戰的勝利”一目,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三大戰役示意圖》,并由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資料歸納戰役前后敵我力量對比的變化,講清戰略決戰時機的成熟,戰略決戰的結果和意義,分析討論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學習過程中,可由學生或分析討論,或上臺描述,或填充分表格,或繪制地圖等,形式力求靈活多樣,不拘泥形式。
(四)總結、擴展
結合板書做小結。從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中,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的政策是取得戰爭勝利的可靠保證。戰略反攻和戰略的決策和勝利,說明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
七、布置作業
1.自己繪制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和戰略決策形勢圖。
2.比較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不同階段采取的土地政策,從中說明中國共產黨采取實事求是的原則。
八、板書設計
第三節 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中國土地法大綱》和土地改革總路線
2.土地改革運動的意義
解放軍的戰略反攻
2.戰略反攻勝利的意義
戰略決戰的勝利
l.戰略決戰時機的選擇
2.三大戰役
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勝利的原因
l、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2.勝利的原因
九、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胡繩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
《中國通史》(21、22卷),白壽彝總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策略》(1921-1949),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著,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版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