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經濟區域一體化
課題: 第24課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歐共體的成立、《羅馬條約》的內容、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歐盟的性質、歐洲一體化的意義。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利用圖表資料等有效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概括歐洲一體化的原因和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培養學生正確的發展觀,樹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歐洲走向聯合的過程及影響難點: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 歐洲一體化中整體利益與各國出讓部分國家主權的關系教具、資料:
多媒體課件
史料
圖片
視頻教 學 過 程
主導調控
主體活動導入新課哪一種貨幣使用的國家最多呢?(屏幕顯示歐元) 用歐元導入 xx年歐盟的50華誕之際,世界再次把目光投到這片大陸,今天也讓我們通過歐盟揭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神秘面紗,回顧昨天,了解今天,暢想一下歐洲,乃至世界的未來! 學習新課 什么是經濟一體化呢? 以知識卡片的形式闡述概念. 一背景 歐洲經濟一體化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呢?(板書背景) 看這組材料(屏幕顯示)是什么為歐洲一體化提供了可能? (板書共同的文化)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文化?近代又共同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思想的洗禮。這為歐洲一體化提供了可能性。 我們來看下一組資料:(屏幕顯示)從這組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 戰爭、死亡、仇恨和痛苦,( 板書戰爭的災難) 再看下組材料(屏幕顯示材料)美蘇爭霸,冷戰中卻加強對歐洲的控制,在歐洲陳兵對峙,(冷戰中的尷尬) 法德和解為歐洲的聯合奠定了基礎。 歐洲的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二過程 1950年的5月9日,二戰后法國外長舒曼提出“把法國、德國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分析 啟發學生 學生分析 (屏幕顯示材料)提問:為什么要把煤鋼工業共同管理呢? “舒曼計劃” 得到了法、德、意、荷、比、盧幾個國家的支持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標志著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開始。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步伐,1957年六國簽署了《羅馬條約》請看大屏幕:(屏幕顯示 ) 有人說《羅馬條約》是歐洲一體化的第一個里程碑甚至我們今天說歐盟50華誕也從這一年算起,為什么?《羅馬條約》簽定后到1992之前,歐洲一體化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呢?我這里有一個表格并不完整,請大家參照教材為我補充一下。 1992年歐共體的12個成員國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請看大屏幕( 屏幕顯示《馬約》內容)大家發現歐洲一體化的什么趨勢? 歐盟是一個什么性質的組織呢?(屏幕顯示盟旗) 根據〈馬約〉歐盟成立后第一項任務就是什么? 用憨豆先生的故事導出歐元的啟動。 思考歐元誕生的意義?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加深,歐盟也在忙著另一件事情。看這樣一幅漫畫,它反映了什么? (屏幕顯示護照、駕照、歐洲杯、電影節等圖片)
課前探究 一體化對世界的影響?小組展示探究成果 1對成員國 2對美國: 3對亞洲 課后探究 1、1946年9月,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提議建立 “歐洲合眾國”。你認為他的夢想會實現嗎?談談你的想法。 2、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沖擊下,你認為國家會消亡嗎?說明理由。 教師小結 用歐盟盟歌歡樂頌結課里程碑1 啟發學生 學生分析 學生思考歸納填充里程碑2 學生分析 里程碑3 顯示變化的地圖教師點評板書設計:背景:昨天 過程:今天 影響:明天 共同的文化 《羅馬條約》 …… 戰爭的災難 《馬約》 冷戰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