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芽兒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教案
榮成市實驗小學 二 年級 語文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2筍芽兒
課時
2課時
設計人
教學目標設計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故事,能從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學方法設計1、1、自主識字法: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2、情景教學法:采用優美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語言文字美圖畫美融合于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觀察插圖,激發興趣。
(板書課題)說說“筍芽兒”是什么樣的?筍芽兒是怎樣長成竹子的?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認記字形)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讀準平舌音的字“和翹舌音的字”;區分鼻音字和邊音字
4、把生字帶進課文里讀一讀,盡量把課文讀通讀順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生詞認讀,并組詞、造句。
2、重點指導: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感情朗讀,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讀出柔和、輕聲呼(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說說竹子是怎樣長成的。接著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么樣兒的。然后,啟發學生:小小的筍芽兒不到二個月就能長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筍芽兒是怎么一天天長大的嗎?隨機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好奇地進入文本角色。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第一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讓學生讀讀課文。然后讓他們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此時,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讀完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第二個環節: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文,強調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三)多元閱讀,以讀代講。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一、談話導入
1、認識“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2、那么,知道什么是“筍芽兒”嗎?
3、老師把“筍芽兒”介紹給大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讀準課文。
學習生字,說說哪些字你已經認識, 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剩下的字?
2、指名讀課文,正音。
3、出示詞語: 筍芽兒 呼喚 揉眼睛 漆黑 轟隆隆 扭動 鉆出來
嘮叨 長辮子 愛撫 滋潤 山岡上 自豪
指名讀——開火車讀——抽讀
4、再讀課文,畫出筍芽兒身邊還有什么人?
按順序把他們排排坐。
三、指導書寫,以詞語為單位進行臨寫。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 中,
教學程序設計
教學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喚的語氣,感覺“潤物細無聲”;
“誰當春雨姑娘呼喚筍芽兒?低聲的。”(2)第三自然段聲音稍大、急促、粗重,讀出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