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教案
實驗小學三年級語文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題白鵝課時教學目標設計1、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2、學會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教學方法設計本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整節課由老師引領著學生從扶到放的學習過程。最終對學文指導落實到了寫作方法的指導。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課文類型及現有的教學手段,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擴大課堂知識容量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談話導入。二、品讀賞析
(一)叫聲:(第3自然段)
(二)步態:(第4自然段)
(三)吃相:(5-7自然段)
這位鵝老爺的脾氣被周圍的鄰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場有趣的劇目。請同學看課文59頁,聽好老師的要求:在讀的過程中,用曲線畫出寫鵝的句子,用直線畫出寫狗的句子,聽明白了嗎?開始!
(學生在讀、畫的過程中,教師指導:有的句子不是直接寫鵝的,而是從狗的眼中看到的,要注意區分,不要多畫,也不要丟掉。)學生讀和畫,教師在黑板上畫鵝、狗、盆、籬笆。
師:我剛才聽好多同學讀得都特別的好,你們能想辦法,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鵝吃飯有意思的樣子再現出來嗎?播放課件( 圖 ) 你們可以同桌想象它當時的樣子,說一說;也可以分角色讀一讀,也可以自己讀讀……我們看哪組同學表現得最精彩。
生準備、匯報
a第一種情境:(一組匯報——師評——1人讀)
b:第二種情境:(一組匯報——師評——2、3人讀)
。
1、我利用課件出示豐子愷先生的白鵝圖導入課文(圖中的鵝是“我”騎在“鳥”上,現在倡導保護鳥類所以鵝字也改變了寫法,成為現在的“鵝”。豐子愷先生不僅畫了白鵝,還寫了一篇描寫白鵝的美文,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白鵝》。2、學習第1自然段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它伸長頭頸,左顧右盼的高傲姿態,在老師的激趣引讀之下,馬上引導學生看圖,想象“瞧,這姿態多像……”從而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請。3、接著讓孩子通過解讀過渡句,了解到白鵝的高傲主要表現在姿態、叫聲、步態和吃相這四個方面。然后再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課文,通過抓重點詞句了解白鵝叫聲、步態、吃相的特點。4、學習鵝的叫聲的內容時,讓學生自讀小組討論,看作者是怎樣把白鵝的叫聲特點寫具體的。找出能形象生動地表現白鵝叫聲特點的詞句并課件出示,展開想象讓學生給白鵝當翻譯,并及時指導閱讀,要讀出鵝的高傲。讀書,不但要從字面上理解,還要聯系上下文深入體會字里行間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寫白鵝高傲,叫聲很兇,實際是在贊揚它的盡職、勇敢。通過引讀有關句子,組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老師的點撥,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認識明貶實褒的表達方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會閱讀。帶著感情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品味作者對白鵝的贊美之情。5、在“鵝的步態”這一自然段的教學中,作者把京劇里凈角出場的樣子比喻鵝走路的樣子。對“凈角”一詞學生很陌生,凈角是怎樣出場的光憑老師的講解學生也很難理解。所以我就借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凈角出場的模樣, 感受到原來“凈角出場”是如此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緊接著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鵝的步態特點,想象它們走路的樣子,讓學生運用對比的方式讀描寫鴨和鵝的句子,并讓學生演一演。這樣的設計:一是進一步感悟作者觀察細致的態度和用詞的準確;二是學生在多種感官及師生合作參與的學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提高效率。再次通過課件出示“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自由朗讀,抒發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