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之三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于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三、天文歷法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四象】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東方七宿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飛翔的朱雀,故而稱為南官朱雀。
【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斗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極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標志。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于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二千年以后,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
【月亮的別稱】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東曦】東曦指初升的太陽。
【天罡ga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傳》,將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云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云,虎嘯生風,即所謂“云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云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