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區域經濟和重心南移》教案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常熟,天下足。” ——《陸游集》材料四:(南宋)北地稱真定府最為繁華富庶,有南人北游歸而言曰“曾不及吳城(及蘇州)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涼不足取。 ——《圖書編》卷36“吳風俗”卷 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經濟發展處于怎樣的水平?(2)材料二、三、四分別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 (3)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漢至南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發展的趨勢,并說明其原因。【總結與反思】
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南移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b
b
c
b
d
d
c11.(1)西漢時期南方地廣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人力缺乏,交換不發達。(2)材料二反映了北方人口南遷,北宋時南方人口已經超過了北方。材料三反映了江浙一帶已經成為了農業高產區,國家賦稅大部分來自南方。材料四反映了南方的城鎮較北方繁華富庶。(3)趨勢: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原因:①南方社會相對安定;②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較進步的生產工具、技術和勞動力;③政府注重農業生產,重視興修水利;④南方地區氣候適宜,蘊含著農耕經濟的巨大潛力;⑤某段時期政治重心南移引起的連鎖反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