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1)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提出 方針,含義是什么?對會議起到什么作用?
(2)簡要說明“萬隆會議”對當時中國的外交所起的作用。
材料11:共同的責任,共同的任務,要求我們大力弘揚萬隆精神,抓住歷史機遇,加強團結合作,共繪亞非新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藍圖。我相信,在亞非發(fā)展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這次亞非峰會,將成為亞非合作的新起點,將作為亞非關系史上又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載入史冊。 ——在亞非峰會上的講話
材料中的萬隆精神指什么?你覺得當今世界還應該倡導萬隆精神嗎,為什么?
知識檢測
1. 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國外交工作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是:
①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已嚴重削弱 ② 社會主義形成一個世界體系
③ 亞非拉民族解放事業(yè)日益高漲 ④ 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采取的外交孤立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周恩來總理強調,為了抵抗美國的侵略和威脅,同蘇聯(lián)結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黨和國家的獨立性丟掉”;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對于各國因社會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而產生的矛盾與分歧,鮮明地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這說明:
a.在中蘇結盟時,我國應該放棄對蘇聯(lián)大國沙文主義的抵制,因為中國要與蘇聯(lián)團結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外交的根本政策
c.為了抵抗美國對中國的侵略與威脅,中國不論什么時候都要與蘇聯(lián)結盟
d.求同存異是我國外交的基本原則
3. “美國操縱五屆聯(lián)大通過對中國實行禁運的決議”,這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外交活動的首要目標是:
a. 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 b. 提高國際地位
c. 同社會主義國家建交 d. 制定外交原則
4. 握手,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握手已成為現(xiàn)代社交場合中,相互見面和離別以及在相互介紹時表示熱情、禮貌、致意的常見禮節(jié)。世界舞臺上“巨人”的握手,有時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震動”。新中國成立初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右圖突出反映的外交方針是?
a. 一大片 b. 另起爐灶 c. 一邊倒 d.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5.看到右圖周恩來與印度總理尼赫魯會談,同學們作出了
下列的圖解,正確的是:
a. 新中國首次打破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