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邊疆地區的新危機和中法戰爭教學設計(二)
二、中法戰爭(1883~1885年)
1.中法戰爭的爆發
師:早在中法戰爭爆發前一百年,法國的侵略觸角,就伸到了越南。1787年,法國傳教士百多祿就曾奏請法國國王,建議在越南建立一塊殖民地。但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延緩了百多祿計劃的實施。而法國資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以后,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最終發動了侵越戰爭。之后,法國一步步把侵略戰火擴大到在中越邊境。同學們想過沒有,法國為什么在經歷了一個世紀后仍念念不忘侵略越南呢?
生:(思考)
師:為了使同學們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理解,我給大家介紹兩份材料。(打投影)法國駐西貢總督說:‘我們出現在這塊富有的土地上,出現在這塊與中國交界,也是中國西南各個富饒省份天然產品出口的地方……這是一個關系到我們今后在遠東地區爭霸的生死問題。’法國駐海防領事說:‘法國必須占領北圻……因為它是一個理想的軍事基地。有了這個基地,一旦歐洲各強國瓜分中國時,我們將是一些最先在中國腹地的人。’(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共同討論,發表意見)
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并作答)
師:(教師歸納)一是與列強爭霸,一是建立侵華基地,這便是法國侵略越南的目的。(引導學生看教材中《中法戰爭形勢圖》)
生:(看圖)
師:19世紀70年代,法國軍隊大舉進攻越南北部,河內失陷。在越南政府的要求下,活躍在中越邊境一帶的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南下抗法。1883年,清軍也應邀進駐越南北部。同年,黑旗軍在越南軍隊配合下,在河內附近的紙橋設下埋伏,痛殲法軍,陣斬法軍統帥李威利,取得紙橋大捷。(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小字內容,了解黑旗軍及紙橋大戰的經過)
生:(閱讀教材)
師:1883年,法軍向駐扎在越南北部的清軍發動進攻,中法戰爭爆發。請同學們邊閱讀教材邊思考,清軍在越南北部的失敗,反映出什么問題?
生:(閱讀、思考、回答)
師:(教師歸納)反映了清政府及軍隊已腐敗透頂。面對法軍的進攻,清軍將則以不諳戰陣者為之,兵則以吸食洋煙者充之,軍無紀律,遂至不戰而潰。就在清政府一心一意等待美國調停之時,法國精心籌劃的進攻中國的大海戰就要開始了。
2.馬尾海戰
師:1884年7月,法海軍以游歷為名,在孤拔的率領下,強行駛入馬尾軍港。馬尾軍港是福建水師的基礎。中法兩國正處在戰爭狀態,敵對雙方的戰艦共泊一港,相對而視,這在中外海戰史上實屬罕見。此一奇也;另外,還有一奇,從閩江口到馬尾,有一百里多長,沿岸有很多清軍炮臺,法艦隊魚貫而入,直至得勝而退,竟然毫發未損,這又是件咄咄怪事。那么,這種奇怪局面的形成說明了什么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師:(教師歸納)法軍氣焰囂張,福建水師官兵萬分憤恨。而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主張妥協讓步,不許輕言戰事。福建船政大臣如何璋嚴令福建水師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以至連軍艦移動也不允許,陷福建水師于毫無戒備狀況,以至倉促應戰,傷亡慘重。中國軍艦被擊沉11艘。水師官兵傷亡700多人,馬尾造船廠全部被毀,至此,清政府妥協無路,被迫向法國宣戰。那么,馬尾海戰慘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師:中法戰爭中,中國海戰慘敗,但在陸上戰爭中清軍則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鎮南關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