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學案(人民版高一歷史必修一)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分 組學習,合作探討,采用多種方法收集相關信息,進而推動學生進入時空隧道,去感悟中國人民不屈的抗爭精神。
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 習,深刻理解維護國家主權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 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并培養學生為國家富強而發奮學習、積極進取的心態。
■教學過程: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中國近代史(十九世紀)西方列強發動的五次侵華戰爭的時間、
國家、簽訂的條約及主要內容。
在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完畢的情況下,將學生分組討論,并派出代表敘述平時所學習和
觀看過的有關中國人民進行不懈抗爭的史實,從而引導學生將中國人民的抗爭進行歸類成兩
大類: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眾的抵抗,導入新課。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英軍入侵:1841年,英軍先后侵占香港島、攻占中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據廣
州四方炮臺的英軍到三元里搶劫(根本原因)
●腐敗的清政府無法領導反侵略戰爭,不能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中國人民基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優良傳統,自發組織起來,英勇抗擊,承擔起反侵略戰爭的重擔 。
2、導火線:1841年5月,占據四方炮臺的英軍到三元里搶劫
3、經過:(略)引導學生閱讀書本上的材料,體會三元里人民斗爭的英勇氣慨。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的意義: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精神。
二、左宗棠收復新疆:
1、背景:
●國際背景:19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為了適應對外商品和資本輸出以及爭奪殖民市場的需要,列強掀起一 個新的爭奪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東方中國及其領國,成為侵略者爭奪的主要目標。列強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國西北(俄英侵略新疆) 、西南(英國侵略西藏)、和東南地區(日美侵略中國臺灣)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攏和控制阿古柏政權,企圖以此作為支解中國 新疆的工具。
沙俄還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復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率軍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殲阿古柏軍事勢力。1878年初,取得收復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勝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國領土的陰謀。
3、收復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為欽差大臣,赴新疆統籌軍務,他在哈密建立抗俄軍事基地。曾紀澤在左宗棠的軍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簽訂了《改訂條約》
中國收回伊犁,但被俄國割去了霍爾果斯河以西的領土約7萬平方公里。
4、新疆設立行省:1884年設立,加強了清政府對新疆地區的控制。
三、黃海海戰與反割臺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