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第2課
[課程標準] 1.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2.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一、從群雄割據到大統一
1.背景
(1)春秋時期
①一些貴族擅自分封,小宗不斷取代________。
②周王室逐漸失去____________的地位。
(2)戰國時期
①戰國中期以后,國君先后改稱“______”。
②為增強國力、稱霸天下,各國紛紛變革,逐步廢除舊制度。
③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逐漸強大起來。
2.過程:秦國先后消滅韓、____、魏、____、____、齊等國,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統一的大帝國。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1.特點:權力的高度集中。
2.內容
(1)皇帝制度
①開端:秦王________改稱皇帝,自稱“始皇帝”。
②特點:________至上,大權總攬;實行“家天下”的______________。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輔佐________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圖籍,負責________百官;太尉協助皇帝管理________。
②九卿分管國家和________的各種事務。
③作用:中央官員相互配合牽制,軍國大權由皇帝最終操縱。
(3)郡縣制度:地方分______、______兩級,郡設郡守、郡丞、郡尉,縣設縣令、縣丞和縣尉,縣以下設____、____等基層機構。
(4)選官制度: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秦法是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工具。
3.影響
(1)徹底打破了傳統的____________。
(2)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____________的基礎。
(3)其中央與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則為后世繼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強化了對________的控制。
(4)對此后2 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________影響深遠。
知識點一 從群雄割據到大統一
1.春秋初期,鄭莊公一度獨攬王室大權。周鄭雙方互換太子為質,史稱“周鄭交質”。后來雙方反目,鄭軍打敗周軍,周桓王中箭負傷,史稱“射中王肩”。這段材料實質上反映了( )
a.春秋爭霸戰爭 b.宗法分封制被破壞
c.鄭國變法效果顯著 d.統一條件已成熟
2.秦國能滅掉六國、統一中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廣大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渴望統一
b.秦國是七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c.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行兼并戰爭
d.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
知識點二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3.xx年11月5日,乾隆玉璽“八徵耄念之寶”(下圖)被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折合人民幣4 000萬元左右的價格拍出;实鄣挠≌路Q為“璽”始于( )
a.夏王啟 b.商王湯 c.商王紂 d.秦始皇嬴政
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將大臣們的奏章歸納整理外,還得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官員進行暗訪、調查。那么,這個政府高官應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5.中國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進言:“臣聞殷、周之王千馀歲,封子弟功臣,以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歸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贝舜蟪嫉闹鲝( )
a.反對郡縣制 b.主張郡縣制
c.反對中央集權 d.主張中央集權
6.一次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會上,某同學發表了題為“秦朝——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社會政治大轉型”的報告。這篇報告的主題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