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單元知識網絡】
【專題歸納整合】
1、中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活動及作用
(1)在聯合國中為謀求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熱點問題公正、合理的解決努力。積極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積極倡導和實行裁軍;作為發展中國家為積極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斗爭。
(2)在地區性國際組織中,中國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加強與東盟和歐盟的合作;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關系,領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3)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性和地區性組織,擴大并深化了多邊外交關系,為中國在新世紀拓寬發展空間奠定了良好基礎,贏得了和平的發展環境和良好的國際信譽,樹立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階段的外交政策
(1)50年代(新中國成立初):①特點:“一邊倒”。②原因:二戰后世界形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華采取政治上不承認,經濟上封鎖禁運,軍事上包圍威脅,外交上孤立的政策。③作用: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先后與蘇聯等17國建交,從而使新中國在保衛勝利果實,維護獨立與主權斗爭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紀70年代:①特點:擴大外交,改善與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②原因: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守勢,蘇聯陳兵邊境給中國造成巨大壓力,中美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要求。③作用:中日、中美關系正常化,促使中國同更多西方國家建交,擴大了世界影響。
(3)80年代起:①特點: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②原因:美蘇關系緩和,第三世界發展壯大等國際形勢的發展需要;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③作用:我國同周邊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贏得了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同時,廣泛的外交活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3.準確全面的理解新時期中國多邊外交的特點
(1)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隨即開始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突出特點之一就是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也就是堅持聯合國憲章,尊重獨立國家的獨立主權來與多個國家發展外交關系。
(2)中國的外交策略發生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各國的平等友好關系;二是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三是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地區沖突加劇,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在緩解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的作用不斷加強,中國在維和領域做出了積極貢獻,有利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3)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的表現主要有: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活動,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代表第三世界國家,倡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