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3)材料三是誰在何時何地何會議上的發言,他闡明了什么方針?(5分)
(4)材料二與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說出你的理由。(3分)
解析:
(1)仔細閱讀兩則材料,抓住“印度”“和平共處”等關鍵詞,不難發現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具體內容是要求熟記的內容。
(2)根據材料二“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它解決的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相處問題,針對的是當時的“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
(3)材料三中“在我們之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可見是“求同存異”方針,這是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的亞非會議上提出來的。
(4)材料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材料三“求同存異”當然不矛盾,因為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靈活運用。
答案: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處原則。(2分,錯一處扣1分)
(2)解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問題。殖民主義、霸權主義。(3分)
(3)周恩來、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求同存異”(5分)
(4)否。(1分)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是“求同存異”方針的基礎。“求同存異”是具體靈活地貫徹此原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