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命歷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及意義。
2、理解細胞周期的概念。
3、準確描述細胞有絲分裂各階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
4、掌握有絲分裂的過程、特征和意義。尤其是dna和染色體的規律性變化。
能力目標
1.通過問題串訓練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和邏輯性。
2.學習用曲線圖描述dna和染色體數量的變化規律
3.通過繪制有絲分裂過程圖象,培養學生分析圖像、解讀圖像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細胞周期以及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的規律性變化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生命的運動性和變化性,明確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教學過程:
總體設計思路:通過設計環環相扣不同層次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思維不斷線,積極主動思考探究,完成本節的教學。
1:導入:結合學生自身,每個人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生長發育而來,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皮屑(死細胞)引出細胞增殖。
2:用“www”即:
why?為什么增殖?what?什么細胞增殖?how?怎么增殖?三個問題來統領全課。一開始就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然后用這三個問題展開教學。
2.1 why?為什么增殖?
通過實驗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理解細胞不能無限張大的原因。
實驗教學:先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問題,小組討論確定實驗方案,然后操作。
問題:1.實驗目的是什么?
2.實驗變量是什么?
3.實驗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4.用什么模擬不同大小的細胞?
5.用什么模擬可以進入細胞,又可以看的見進入多少的物質?
6.怎么測量?怎么計算?
7.最后得出結論。
2.2 what?什么細胞增殖?————通過事例指出,并非所有細胞都具有分裂增殖能力,有的細胞永遠不具有增殖能力,如漿細胞,效應t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有的細胞需要刺激才能恢復增殖能力,如b細胞t細胞等,有的一直進行連續的增殖。進而指出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有: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三種方式,只有連續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解決如下有關細胞周期的問題:
1.什么是細胞周期?
2.如何表示細胞周期?(環形圖、直線圖)
2.3 how?怎么增殖?──引出有絲分裂的過程。(這是本節的核心,真正理解掌握了有絲分裂過程,相關的其他問題都能解決)
2.3.1先進行如下分析:開始:一個細胞————結果:兩個和原來一樣的細胞 。攜帶dna的染色體怎么變化才能保證兩個子細胞的遺傳物質和母細胞的完全相同呢?—— 讓學生進行猜想討論。
2.3.2 得出猜想討論的結論:要先復制后平分。
2.3.3 讓學生帶著問題“染色體怎樣變化才能保證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呢?”觀看模擬動植物細胞實際分裂過程的多媒體動畫。然后講解讓學生明白:染色體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讓遺傳物質平均分配,所以才有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的著絲點先排隊,然后,當其高度螺旋化著絲點斷裂之后,再牽引著絲點移向細胞的兩極。而紡錘體的出現是為牽拉染色體服務的,核膜核仁的消失也是為染色體的運動提供方便的。